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追忆似水流年 品赏良辰美景——记皇家粮仓厅堂版昆曲《牡丹亭
作者:轩蕾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粮仓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流  追忆  美景  品赏 
描述:当600年的皇家粮仓这一物质文化遗产与600年的古老昆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完美结合,我们只能感叹世间竟有如此之机缘,将历史的厚重感和艺术的古典美同时演绎。
牡丹亭》和三妇评本中的梦异描写述评——《真实与虚幻——文
作者:周锡山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牡丹亭  牡丹亭  奇异之梦  奇异之梦  吴山三妇  吴山三妇 
描述:八位才女的出色智慧,为《牡丹亭》在清代的评论和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本文从一个特殊的角度阐发《牡丹亭》的巨大创作成就和重大影响。
绽放在理学藩篱外的一株纯净之花——《牡丹亭》春香形象文化探析
作者:李彩霞  来源:鄂州大学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春香  春香  人性“真”美  人性“真”美  启蒙理想  启蒙理想 
描述:春香是汤显祖在《牡丹亭》剧中塑造的一个婢女形象,她与剧中人物丽娘相互呼应,成为作品中另一个理想角色。她身上负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是剧中人性"真"美的直觉展现者,作家启蒙思想的另一个承载者。
改编在戏剧传播中的价值——从汤显祖对《牡丹亭》改本的批评谈起
作者:王省民 邹晓春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改编剧本  戏剧传播  汤显祖  批评  价值  戏曲观念  审美意识 
描述:反映出戏曲改编者的审美意识和情感倾向。改编是《牡丹亭》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关剧本改编的各种争议,贯穿于《牡丹亭》的整个传播历史,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