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荐贤举能 不避仇隙
-
作者:罗勇裕 来源:思想政治课教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荐贤举能 黄羊 南阳 窃窃私议 王安石 昏庸无能 史不绝书 江西省 公元前 周文王
-
描述:荐贤举能 不避仇隙
-
我国投资基金发展的取向应是实业投资
-
作者:黄俊青 来源:财经科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投资基金 发展 实业投资
-
描述:为主,但在现阶段,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受证券市场的非有效性的制约,实业投资应在投资基金的投资组合中占据较大的权重,在政策上,则应鼓励设立创业投资基金。
-
形象战略的重要内容:领导形象与中国古代官吏文化
-
作者:徐仲华 王琦岩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象战略 领导形象 古代官吏 领导干部 民族文化 重要内容 韩非子 领导者 王安石 《吕氏春秋》
-
描述:形象战略的重要内容:领导形象与中国古代官吏文化徐仲华,王琦岩领导者的形象,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世界观的外在表现,也是领导干部的组织、指挥、协调能力的具体表现。各级领导干部是群众的表率,领导者的形象如何,对群众影响很大。(一)领导形象与官吏文化的内...
-
千载美味话灌肠
-
作者:陶文台 来源:烹调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瓶梅》 《齐民要术》 《扬州画舫录》 猪小肠 宴席菜单 中华饮食 《周礼》 满汉席 干肠衣 文化史
-
描述: 中华饮食文化史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宫廷显贵的宴席菜单上,极少有肠类肴馔。商代成汤的美食中未列此物,《周礼》八珍亦不载;楚宫食单不见兽肠,西汉(车大)侄家食遗策百种美食无肠馔,隋谢讽《食经》、唐韦巨源《食帐》、宋司膳内人《玉食批》,明刘若愚《明宫史》、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载满汉席中均无肠类肴馔。
-
谁应是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
-
作者:关木 来源:瞭望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投资机构 国有控股公司 国家投资公司 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企业集团公司 生产经营活动 《公司法》 公司条例
-
描述:谁应是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
-
读史三题
-
作者:梅永存 来源:瞭望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洪亮吉 苏轼 孙嘉淦 王安石 失面子 翰林院 乌台诗案 老庄之道 书生之见 坏皇帝
-
描述:开展了堪称艰苦卓绝的第二次创业,经过几年不懈地努力,终于使企业走上了一条优质高效发展之路.同其它国有企业名牌产品的问世过程一样,建福牌水泥的创优之路也是漫长而艰辛的.1971年这座位于闽西北山区的大型水泥厂初创时,适逢国家“三线建设”进入高潮,由于福建特殊的地理位置、方兴未
-
从《日知录》看顾炎武论世风
-
作者:陈秀娟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顾炎武 《日知录》 统治阶级 社会风气 王安石变法 吕惠卿 封建社会 封建统治 精神生活 义和利
-
描述:从《日知录》看顾炎武论世风陈秀娟顾炎武是明清之际一位进步的思想家和卓越的学者,他穷三十年之力写出了内容丰富的史学著作《日知录》,全书三十二卷,其中卷十三为论风俗。顾炎武文中所说的风俗不是抽象地讲由时间延积形成的风尚,而是更具体、更多地讲了各阶层在一定...
-
哪个须眉无亲情--读韦应物《送杨氏女》有感
-
作者:张仁健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韦应物 “天性” 王士祯 杨氏 北宋政治 《唐诗三百首》 阅读与欣赏 矛盾纠结 唐宋八家
-
描述:编发本期稿件,有幸先行拜读了李国涛先生的大作《王安石寄长女诸诗》。此文针对以王士祯为代表的文士们或出于无知偏见或执于片面误解,对北宋政治家、改革家又是文学家的王安石发出“天性”沦丧的指斥,作了论据充分的辩驳,国涛先生学养丰赡,从王安石的诗作中钩出了多首不多为人注重的写
-
祝愿与直言
-
作者:刘绍棠 来源:北京教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京教育 教育文艺 校园文化 孔夫子 刘绍棠 社会主义文学 《我的老师》 传统美德 教育思想 国防教育
-
描述:祝愿与直言刘绍棠杜甫诗云:“新松恨不高千尺。”《北京教育》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复刊,正是一株欣欣向荣的新松。至今刊龄15岁,在北京教育界已经根深蒂固。没有千尺高,也有八百多,度过了青春少年期。子曰:“吾十五而好学。”看来,孔夫子非常重视15岁这个从...
-
我国古代学者治学方法集要(下)
-
作者:徐保均 来源:教育艺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治学方法 古代学者 清代文学家 王安石 《书》 集中优势力量 《素问》 宋代文学 北宋历史 战国时期
-
描述:我国古代学者治学方法集要(下)徐保均21、北宋思想家王安石的“博览法”:“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光读经,就不能懂经。他在钻研经学的的侯,不仅认真读经书,而是“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书》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