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840)
报纸(27159)
图书(1256)
学位论文(1031)
会议论文(577)
图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6126)
地方文献 (5198)
地方风物 (1653)
宗教集要 (890)
红色文化 (685)
非遗保护 (671)
才乡教育 (515)
文化溯源 (125)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首页图片-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2010(5166)
2009(3868)
2008(3353)
2006(1905)
1998(1024)
1995(1007)
1987(690)
1958(55)
1954(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87)
音乐出版社(18)
江西人民出版社(16)
上海文艺出版社(16)
文物出版社(5)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天童禅寺(1)
新文艺出版社(1)
甘肃民族出版社(1)
能源出版社(1)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
沈凤阁治三叉神经痛
作者:沈超英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沈凤阁 
描述:1:周某,女,38岁,银行职员。1987年12月初,右侧头面部掣痛,经某医院确诊为三叉神经痛。曾服多种止痛西药,初尚能止痛片时,后则无效,日趋严重。1988年1月23日初诊:症见面(白光),右颊
“均贫富”口号毋庸置疑
作者:张其凡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均贫富  王小波  纪事本末  中国农民战争史  口号  曾巩  李顺起义  宋朝  炮制 
描述:《宋朝事实》与《宋史·樊知古传》记载这个口号,是抄自《隆平集》。三,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未载此口号,《长编纪事本末》记载此口号,据"原注案"语,是杨仲良"擅增"的;彭百川、陈均又自《纪事本末》抄入《太平治迹统类》与《皇朝编年备要》。四,王辟之也反对王安石变法,故以"燕谈"形式编造了这个口号。如果认真考察一下,便可以发现,上述理由是不能成立的。由于这个问题于中国农民战争史研
慎到应是黄老思想家:兼论黄老思想与老子、韩非的区别
作者:江荣海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老思想  黄老帛书  黄老之学  道家思想  慎到  韩非  汉书·艺文志  黄老学派  司马谈  司马迁 
描述:治思想史的大家侯外庐在《中国思想通史》里,虽将慎到列入“前期法家”的题目下,但又同意说:“慎子的确是《天下篇》所描写的那样的道家的慎子”。吳光在1985年新出的黄老专著《黄老之学通论》也列慎到于“前期道家”;有人说:“从哲学上看,慎子属于道家,从政治思想上看,则为法家的重要
“欲法武帝”与“附会《周礼》”论王莽“六jian”及其“税
作者:苏诚鉴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欲法武帝”与“附会《周礼》”论王莽“六jian”及其“税
阮大铖批评论
作者:邱建新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批评论  阮大铖  明末清初  章太炎  五言古诗  文学史  散原  陶谢  诗歌  汤显祖 
描述:风靡一
企业的分配程序应是“纳税,付息,积累,分余”
作者:高书生  来源:财经科学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利润分配  分配程序  企业  财务管理 
描述: 所谓微观分配程序,是指微观组织(企业)分配收入于各个利益主体的顺序。毋庸讳言,我国目前所实行的微观分配程序,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几经矫正,但仍深深地打有传统经济体制的烙印,并对经济运行产生愈来愈多的不良后果,亟待从根本上矫正。
论包恢的文艺思想
作者:饶龙隼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艺思想  严羽  陆九渊  陶渊明  论诗  中国文学批评史  本体  诗歌创作  艺道  美学原则 
描述:文肃。
略论宋代文学的特点及历史地位
作者:英烈 文生  来源: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文学  历史地位  宋代散文  欧阳修  王安石  宋诗  宋词  唐代  发展道路  时代特点 
描述:》记载,唐代有诗存世者“凡二千二百余人”,宋代
陆九渊家族及其家规述评
作者:许怀林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陆氏家族  家族成员  宗法制度  封建社会  家规  聚居  家长  义门  物质生活条件 
描述:构,明白它们究竟怎
困惑和分歧:双重性质“经济犯罪”笔谈 社会危害性应是评判“
作者:苏全生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困惑和分歧:双重性质“经济犯罪”笔谈 社会危害性应是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