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獐鹿之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鹿  王安石  朋友 
描述:就是鹿?鹿旁边的那只就是獐。”客人听了,感到十分惊奇。 [正方观点] 王雱小小年纪就懂得变通,虽然他没有正面回答出哪只是獐,哪只是鹿,但巧妙的应对和机敏的表现,显示出他思维开阔的一面,值得赞许。 [反方观点] 王雱诡辩口才不足取。也许有人赞赏王雱的机智,但事实上王雱的回答是“正确的废话”,他根本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而是答非所问,敷衍了事。这样的口才应该引起大家的警惕,希望现实生活中少一些这样的“诡辩”。 【适用话题】变通,机智,表象与实质…… (孙文博供稿)
试论“奸论”的真伪问题
作者:李清怡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真伪问题  中国历史  第一版  王安石  邓广铭 
描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让出版的一体中国历史小丛书“王安石”(1953年11月北京第一版,作者邓广铭先生),
江西词派
作者:謝桃坊  来源:词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宗派  江西词派  王安石  宋末元初  北宋  流派  晏殊  宋代  南宋  作品 
描述:一]《词史》在现代词学中属於奠基之作,其‘江西词派’说影响深远。这以后的词学家们每有论及,并将‘江西词派’的范围逐渐扩张[二]。此说应是宋词研究中很具理论意义的问题,
“格物致知”考
作者:刘泽亮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格物致知”  心学  程颐    陆九渊  格物穷理  直觉  体认  认识论  封建伦理道德 
描述:本文考索了“格物致知”的源流,依次阐释了汉学、理学、心学及宋明理学的批判总结者王船山的“格物致知”说,揭示了这个命题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由纯伦理学含义向认识论、方法论含义的转变过程,并论述了“格物致知”说与科学及直觉的关系.
以活血化淤法为基础结合辨证施治治疗冠心病五十例的体会
作者:张凤群 董国权  来源:贵州医药杂志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辨证施治  冠心病心绞痛  活血化淤法  真心痛  厥心痛  药物治疗  明代医家  医学入门  医学文献  危亦林 
描述:家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指出真心痛“不假履治”,(?)即不易治疗;明代医家李梴的《医学入门》也提到真心痛“一日即死”,清代的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也指出“厥心痛……去真心痛一间耳。手足逆而通身冷汗出……气微力弱……亦主旦发夕死”,宋代朱肱的《类证活人书》写辺:“包络之痛,痛于两乳之中,鸠尾之间,即膻中也”。同时
汤显祖心目中的情与理——汤氏“以情抗理”说辨证
作者:杨忠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情与理  现实世界  杜丽娘  理学家  封建道德  改革主张  学术思想  遂昌  思想主张 
描述:情对抗天理”这样一个成说,一些有影响的论著认为汤显祖在《寄达观》简中说过“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这样的话,甚至将“情有者,理必无”作为汤显祖思想的首要特点,认为在汤显祖心目中,情与理的矛盾“是
洪应明无辜汪信民有冤:新发现宋刊明刻本《菜根谭》的作者辨证
作者:章军华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菜根谭》  洪应明  汪革   
描述:<莱根谭>的作者为宋代的汪革.
《续汉书·百官志》与汉晋间的官制撰述:以“郡太守”条的辨证
作者:徐冲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续汉书  百官志》  官簿  《周礼》  郡太守 
描述:这一撰述方式,继承和发展了东汉後期以来崇重《周礼》的官制撰述新动向,在汉晋间的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闽江学院学报》2012年(社会科学内容)总目次
作者:暂无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闽江学院  马克思主义  青年干部  邹自振  鳌峰书院  刑事司法协助  福州市  牡丹亭  福建省  价值观 
描述:《闽江学院学报》2012年(社会科学内容)总目次
小学历史教材中有关改革开放内容的分析及教学建议
作者:李维枢  来源: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改革开放  王安石变法  社会制度  郑和下西洋  对外开放  改革政策  小学  进化史观  商鞅变法 
描述:,他不仅从思想理论上以无可反驳的历史事实压倒了甘龙、杜挚等守旧派鸹噪,而且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以大刀阔斧,又无反顾的气慨在秦国坚持推行一系列改革政策;经济上“开阡陌封疆”,把土地授给农民,每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