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549)
报纸(1266)
学位论文(198)
图书(170)
会议论文(5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869)
地方文献 (213)
地方风物 (58)
红色文化 (38)
宗教集要 (25)
非遗保护 (15)
才乡教育 (11)
文化溯源 (10)
按年份分组
2010(593)
2005(300)
2003(287)
2002(266)
1997(241)
1996(262)
1987(172)
1985(148)
1983(129)
1982(106)
按来源分组
语文教学与研究(75)
名作欣赏(74)
语文知识(41)
中文自修(18)
社科纵横(6)
当代传播(5)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4)
党校教学(1)
赣南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山西教育(初中版)(1)
成功的秘密:《刘绍棠》随想
作者:董馨  来源:青少年文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文学研究  传记文学  中国 
描述:成功的秘密:《刘绍棠》随想
解读袁枚是此——王英志《袁枚评传》
作者:许伯卿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英志  《袁玫评传》  书评 
描述:解读袁枚是此——王英志《袁枚评传》
解识袁枚是此王英志《袁枚评传》
作者:许伯卿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袁枚研究  《评传》  王英志  思想学术  性灵说  《随园食单》  批评家  学术研究  论诗绝句  沈德潜 
描述:诗坛盟主、传统又反潮流的思想健将袁枚 ,仍能具体而微、血肉丰满地活动在我们面前。通览《评传》,至少有以下
意新则——略谈萧赛明的封面设计
作者:宗情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封面设计  吸引读者  搜集整理  设计艺术  视觉艺术  艺术形式  协调统一  图书内容  王安石  创作 
描述:部书籍的封面设计。现就其中二三部书籍的封面设计,些自己的看法。我多次听萧赛明先生谈到,封面设计艺术最忌断章取义的死咬文字作图解,或给书籍披上一件扭捏作态的不合体的外衣。既不要太实太粘,又不能
光照临川之——试析临川对联文化的群众根基与历史渊源
作者:范锦文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文化  历史渊源  临川文化  临川市  试析  根基  赣抚平原  汤显祖  张居正  王安石 
描述:“岿岿羊城育人杰;滔滔汝水自风流。”这是在江西省临川市流传已久的一副古对联。始建于公元1996年的临汝县,后改为临川市,公元762年,城址由赤岗迁至羊角山,临川又别称为羊城。它位于赣抚平原,历来以“钟灵毓秀”之地闻名遐迩。早在初唐年间,王勃就在《滕王阁
发明妙慧 补造化--黄庭坚题画诗略论
作者:祝振玉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题画诗  黄庭坚  李公麟  苏轼  画意  发明  宋代文人  王安石  山谷诗  作者 
描述:独山谷最为精严”.由于他在诗、书、画方面的才能声望,请他品题的画家作品不少.即便象同、郭熙、李公麟等大画家的杰作,也以经山谷题诗为荣.中国的第一部题画诗集,南宋淳熙间孙绍远编次的
眼前景物 底兴亡——论几首著名的怀古词
作者:王汝涛  来源: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怀古词  景物  历史名城  怀古诗  王安石  刘禹锡  周邦彦  历史悠久  兴亡之感  李商隐 
描述:李商隐的《马嵬》、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等等。古代词人,当然也会遇到相同情况,只是由于传统词作,题材范围较狭窄,用词寄托怀古感慨的作品乃较诗为少,但由于词人怀古之作多选用长调,篇幅较大,便于状曲折之思绪,所以凡属写这一题目的,大抵脍灸人口,堪称名篇。古之怀古词成为词中一
今夕握香,他年雪:《绿珠》杂感
作者:孙雪颉  来源:新作文(初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崇  女子  赵王伦  最底层  珍珠  爱情  真爱  挤出  行记  周秦 
描述:《周秦行记》里也未
《紫钗记》对《霍小玉》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李永泉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紫钗记  霍小玉  霍小玉  主题转变  主题转变  尊情  尊情  义侠  义侠 
描述:》中李益的性格主要是先软弱后薄情,而《紫钗记》中的李益性格主要是忠贞,但还带有三分软弱。黄衫客是汤显祖期盼中的“社会的良知”,但这种期盼是不可能实现的。
望文生义
作者:汪溶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学家  苏东坡  问荆  苏轼  解放战争  意义  汉字部首  宋朝  解放区 
描述::“拿竹去打马,就叫做‘笃’,不知道拿竹去打‘犬’,有什么可笑!”荆公又没有回答。东坡又问他:“‘鸠’字是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