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265)
报纸(673)
学位论文(188)
图书(145)
会议论文(4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274)
地方文献 (25)
才乡教育 (6)
文化溯源 (3)
地方风物 (3)
非遗保护 (2)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4(397)
2013(447)
2011(505)
2010(501)
2009(458)
2004(223)
2000(149)
1997(191)
1996(225)
1979(36)
按来源分组
其它(257)
兰台世界(下旬)(9)
中华书局(2)
小学生天地(中年级版)(1)
新语文学习(高中)(1)
今日中国出版社(1)
画刊(1)
中国医疗保险(1)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
东方论坛(1)
古代诗人
作者:不悔  来源:散文诗:下半月.校园文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诗人  “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  思想家  改革家  诗文  宋诗 
描述: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老人.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著名政治改革家和思想家。诗文兼长,其诗对确立宋诗风格具有重要贡献.其文亦名列“唐宋八大家”有《临川先生正集》等。
春天警惕旧病复发!
作者:谷冰舟艺  来源:现代工商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发  《春日》  哲学规律  自然现象  王安石  文学家 
描述:“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没有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这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在《春日》里写的诗,他将自然现象和哲学规律整合到一起。从保健角度来说,春天既是绿的信使,给人以明媚与欢畅:又是
三读名句,往往有得
作者:刘孟敏  来源:高中生之友:高一高二年级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句  《游褒禅山记》  大智慧  王安石  中这  结晶 
描述:记得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这么说过:“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读名句也应该这样。因为.名句一般是智者的智慧的结晶,包孕的往往是大思想.体现
王安石推行免役法与改革兵制兵役无关:苏轼也主张改革宋朝的差
作者:赖正和  来源: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免役法:兵制  王安石:免役法:兵制  兵役  兵役 
描述:文章用大量的史料阐明王安石推行的免役法是对差役法的改革,与北宋王朝实行的募兵制及与之相应的兵役没有关系,澄清了最近出版的某些书籍说王安石推行的免役法是改革北宋兵制兵役的措施所造成的混乱。
景观灯、新型“中华灯”搭配安装470组路灯扮靓王安石大道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晚报首席记者游中堂 晚报讯从5日开始,市路灯管理所的施工人员就在市区新拓展的道路———王安石大道安装185组景观灯和285组新型“中华灯”,景观灯与“中华灯”搭配安装,安装工程结束后,将形成一道
歷史與空間:由王安石嫁女談宋代佛教的發展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有能與之前的慧遠、玄奘、慧能比肩的高僧。 北宋文人曾紆的筆記《南遊說舊》中記載的一則王安石軼事可有助於我
王安石家族墓候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该候选名单包
作者:暂无 来源:扬子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近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办公室公布“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名单,我省张家港东山村遗址、镇江双井路宋元运河遗址、南京将军山北宋王安石家族墓地、南京浦口定山寺遗址四个考古项目列入候选
难忘东乡
作者:陈颖华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大学阶段  王安石  改革家  文学家  吴兴华  书法家  毛泽东 
描述:东乡地处赣闽交界,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孕育了十一世纪政治、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明代开科状元吴伯宗,清代爱国文人吴嵩梁,当代画家吴兴华,中国工程院院士艾兴等许
体悟诗歌的哲理
作者:薛海霞  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个层面  诗歌鉴赏  哲理  不同角度  飞来峰  拓展  蕴涵  道理  讲述  王安石 
描述:中考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考点,是理解诗句的意义,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体味诗句中蕴涵的哲理。体味诗句中蕴涵的哲理,往往需要从三个层面解读。第一个层面,读懂每个字词,理解字面意思。第二个层面,了解讲述的具体道理。第三个层面,拓展
胡瑗的为学与为师
作者:文正东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为学  胡瑗  宋神宗  范仲淹  王安石  司马光  文天祥  孔孟 
描述:有一个人,宋神宗称之学宗孔孟,教行苏湖。有体有用,斯文范模。诚斯文之模范,为后世之钦崇;明嘉靖帝封之为先儒胡子;范仲淹赞其为孔孟衣钵,苏湖领袖;王安石尊之为天下豪杰魁;苏轼推之为章为万世程;司马光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