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人的相争与相亲——从王安石和苏轼的恩怨说开去
-
作者:张军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知识阶层 北宋 皇帝 宋神宗 科举考试 结局 乌台诗案 宰相
-
描述:文人的相争与相亲——从王安石和苏轼的恩怨说开去
-
一位儒学实践者的悲喜剧:苏轼的个性与时代精神的冲突与融合
-
作者:方志远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时代精神 实践者 悲喜剧 儒家学说 先秦儒学 王安石 程颐 个性 司马光
-
描述:他不是大儒或卫道士,他既没有开宗立派,也不板着面孔训人;他也非腐儒、迂儒,在他身上没有酸臭,更没有龌龊。但他却实实在在是一位儒家学说真诚而执着的实践者。
-
“欲去又还不去”的归隐之思——读苏轼《游金山寺》
-
作者:赵艳喜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江南江北 金山 矛盾心态 人格魅力 林语堂 王安石 仕途 鱼尾 七言古诗
-
描述: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苏轼:《游金山寺》
-
“推阐理势”:苏轼政治哲学的逻辑理路
-
作者:张宏斌 来源:原道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政治哲学 逻辑理路 政治制度 王安石 天道 人性 社会规则 绝对性 本体
-
描述:如何呢?下文拟主要稽考其生平、文字创造、经解等以察之、详之。
-
从困顿到豁达的心路历程:评苏轼黄州所作词两首
-
作者:向玲玲 来源:青海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心路历程 黄州 儒家思想 王安石 人生态度 心境 沙洲 算子 乌台诗案
-
描述:苏轼在黄州写过很多词,不少成为千古名篇。在此,选取他其中的两首,简要分析一下他从困顿到豁达的心路历程。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
-
平生风雨皆不测,何来“一蓑”任我行?:由苏轼的“一蓑”想到
-
作者:王木森 冷晓红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乌台诗案 王安石 精神家园 风雨 知识分子 思想自由 神宗 精神力量 黄州
-
描述:谈起苏轼,人们不禁感叹他历典八州,命途多舛;佩服他豪放不羁,旷达洒脱。很多人喜欢他的《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更是给追求思想自由、我行我素的读书人以内在的精神力量,让宋代以后的知识分子即便在
-
变化万千成大观:苏轼和他的《黄州寒食诗帖》
-
作者:韩明廉 来源:金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黄州 书法家 颜真卿 黄庭坚 翰林学士 政治家 礼部 王安石 进士
-
描述:苏轼(1036-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祐二年进士乙科,官至端明殿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谥"文忠"。他不但是宋朝一代大文学家、大政治家、大书法家,也是中国
-
北宋古文家对柳宗元古文的接受研究:以欧阳修、王安石、苏轼为例
-
作者:栗世娜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柳宗元 北宋古文家 古文接受 接受美学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
描述:的政治家来尊重。古文运动的集大成者苏轼精通儒、释、道,他非常欣赏柳文,对柳宗元关于佛教的研究也给予肯定,但是对柳宗元在贬谪中的悲感心态却同情并不赞同,并且他对柳宗元政治思想却存在着一些异议。不同读者
-
多样的书风 坎坷的人生——试谈苏轼书法风格的演变与人生境遇
-
作者:蒋高军 来源: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书法风格 书法作品 人生经历 王安石 演变 尚意书风 坎坷 艺术天才 苏东坡
-
描述:苏轼是中国历史上的艺术全才和艺术天才,诗词、书法、绘画、文章无不擅长。其在书法上,是尚意书风的急先锋,用书法诠释了他的人生经历和艺术追求,把书与人的情绪高度统一,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貌,并与整个时代
-
苏轼《议学校贡举状》并非熙宁四年奏上
-
作者:冀洁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贡举 熙宁 科举制度 科举改革 王安石 史料记载 墓志铭 人之道 奏议 苏轼
-
描述:馆议之。公议上,上悟曰:‘吾固疑此,得苏轼议,意释然矣。’”宋人王宗稷《东坡先生年谱》即承袭此说。《东坡奏议集》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