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282)
报纸(622)
学位论文(168)
图书(142)
会议论文(3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234)
宗教集要 (10)
文化溯源 (2)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13(434)
2011(502)
2010(489)
2009(437)
2006(326)
2004(212)
2001(218)
2000(147)
1993(114)
1984(112)
按来源分组
其它(227)
抚州师专学报(68)
成才之路(7)
青春岁月(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
内蒙古电大学刊(2)
科技致富向导(1)
中国医疗保险(1)
科学之友(B版)(1)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
古诗修辞三题
作者:冯渊  来源:新高考(高一语数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容词  李商隐  数量词  古典诗歌  古诗  诗眼  通感  虚词  王安石  运用 
描述:古诗是怎样炼字的古典诗歌的炼字分为炼实词与炼虚词两个方面。1.炼数量词李商隐的《锦瑟》,开篇就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五十弦"、"一弦"、"一柱"这些数量词并不富于诗意,但在高明的诗人笔下,却获得了
讀《宋僧惠洪行履著述編年總案》
作者:朱剛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惠洪  士大夫  宋僧  宋代  文字  王安石  生平著述  基本信息  法系  史料 
描述:清人王文誥有《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總案》,是彼時爲止最詳盡的蘇軾年譜。今人周裕鍇著《宋僧惠洪行履著述編年總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亦是今日爲止最詳盡的惠洪年譜。
凌寒梅花分外香:浅析古典诗歌中的梅花意象
作者:单英  来源:阅读与鉴赏(下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  王安石  咏梅诗  诗歌意象  理想人格  形象  自然景物  象征  故乡 
描述:梅花在中国深受人们的喜爱。它傲霜斗寒,凛然怒放于雪虐风冽,百花衰谢,寒凝大地之际;它冰肌玉骨,横斜疏瘦,国色天香,韵胜格定。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梅花的形象比比皆是,梅花作为一种常见的诗歌意象有着十分厚重的内涵和底蕴。概括起来
查干的诗(7首)
作者:查干  来源:诗歌月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外星  隐者  北京  贾岛  郁金香  终南山  王安石  桃符  唐人  屠苏酒 
描述:查干的诗(7首)
区分象征和托物言志
作者:杨帆  来源:考试(高考语文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托物言志  象征  表现手法  表达  艺术手法  王安石  形象  作者  区分  概念 
描述:象征和托物言志是古代诗歌中经常使用的两种表现手法,各类考试多有涉及。许多同学甚至老师都感到,这两种表现手法非常相似,难以区分。现对这两种表现手法浅析如下:象征和托物言志都借助某一物象来表述另外的东西,都是把直白的概念或抽象的事
懂你
作者:俞琦  来源:初中生优秀作文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观精神  吟诵  黄州  人生道路  立志  坎坷  王安石  发奋  乌台诗案  对联 
描述:望穿秋水,冷月下,等待千年,才发现原来你依然那么特别。——题记独自一人漫步在初冬的夜空之下,感受到寒意阵阵袭来,抬头望见明月,想起你的诗,你的事。
宋徽宗的御梳
作者:黄亚明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徽宗  王安石  梳理  男人  用途  头发  记载  胡须  生理  眉毛 
描述:女人的头发最易引起男人的幻想。所以,如果她当着某男的面,解散、拨弄或梳理头发,就很容易被理解为一种生理上的挑逗。不论人或动物,在生理上都乐于
“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屠苏”作何解
作者:一赵子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文学  小诗  风送  国文  译作  屠苏酒  爆竹  听觉  触觉 
描述:生把这里的"屠苏"译作香喷喷的"美酒"了。然而,天气暖和了要喝酒吗?尤
北宋时期历史观
作者:王立 张艳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司马光  王安石  周敦颐  邵雍  "二程"  张载  李觏 
描述:宋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在各个方面都有长足发展,特别是在史学方面,出现了很多史学大家,著述颇丰,无论是从体裁还是篇幅,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北宋史学作为宋代史学的起点,其作品极为丰富,也极具代表性.
生姜
作者:文鸽  来源:保健医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姜  王安石  考证  宋代  杀菌  药用  发汗  周代  解毒  寒邪 
描述:生姜原产我国,上古便有种食生姜的记载。它之所以得此名,据宋代王安石考证,是因为它"疆御百邪,故谓之姜"。生姜有较强的药用和杀菌解毒、发汗、止呕、驱散寒邪的功效。周代以来,就为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