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解读汤显祖的“至情观”
作者:易新香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观  至情观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情"是汤显祖文学思想的核心,而"至情"是其追求的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贯穿于汤显祖整个艺术世界的灵魂。《牡丹亭》是汤显祖"至情观"的最好演绎,其贯通于生死虚实之间的"至情"呼唤着精神的自由和个性
汤显祖与《红楼梦》
作者:邹自振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玉茗堂四梦  曹雪芹  红楼梦  梦境  情至观 
描述:汤显祖剧作中的梦境构思和描写,以及所极力讴歌的“情至”观,曾给予《红楼梦》一定程度上的借鉴 与启迪。曹雪芹借汤显祖剧作,丰富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从而深刻揭示了“红楼”由盛转衰的历 史命运。汤、曹
汤显祖的戏曲艺术
作者:陈美雪  来源:台湾学生书局 年份:197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汤显祖  作品集  评论 
描述:汤显祖的戏曲艺术
汤显祖的戏曲观
作者:郝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观  《牡丹亭》  艺术风格 
描述:亭》在 今天尤受到普遍的喜爱。汤显祖的戏曲的观念也受到一些前辈学者的 注意和研究,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汤显祖剧本的研究仍旧不够全面。 主要原因在于:一,一些曲评家将评论的重点放在汤显祖作品曲律上
汤显祖诗文理论研究
作者:李悠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诗文理论  文学理论  明代复古派 
描述:最为广泛。文章拟从汤显祖的诗文理论本身出发,结合文学批评史和晚明文学思潮,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力求系统归纳汤显祖诗文理论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并分析其诗文理论的具体内涵与文学史意义。首先,在明朝“重情
汤显祖诗学之“情感论”
作者:黄茜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情感论  探究 
描述:论”对明清戏曲理论创作的影响。汤显祖剧作对真情的歌颂,剧中曲折变幻的故事情节和以梦幻为艺术手法的特征,引起后起许多剧作家的仰慕,如潘之恒,孟称舜,洪异等,均在戏曲创作中表现出对汤显祖的追摹。而明代的孟称舜
汤显祖的生命意识与文学思想
作者:崔洛民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命意识  文学思想  汤显祖 
描述:该文试图从生命意识的角度来阐释汤显祖的文学创作与主张.第一章论述了个体生命与社会的矛盾,个体生命离开社会不能生存,文学、思想等人类的精神活动也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第二章论述生命意识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汤显祖文艺思想研究
作者:孙揆姬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林川四梦  戏曲 
描述:重探讨汤显祖的交游、人际关系,看与他接触的人们对他的思想和文艺创作中产生的影响。在思想方面对他最有影响的是罗汝芳的“赤子之心”、“贵生”思想和李赞的“童心说”,晚明“三教合一”的思想背景下,又受释
汤显祖“二梦”研究
作者:付红霞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二梦”  艺术价值  思想价值 
描述:,“二梦”均可称得上是两部成功的传奇作品。本文将“二梦”放置在万历朝大的社会背景中,结合汤显祖坎坷的人生经历,来考察“二梦”的生成、传播,以及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以期获得对这两部作品更为深刻的认识。 论文
汤显祖诗歌戏曲比较研究
作者:朱亚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全集  临川四梦 
描述:上的特点有所揭示。论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章从情志合一方面比较汤显祖诗歌戏剧创作中的相同之处和异同之点。汤显祖的诗论给传统的言志缘情注入了情感的生命活力,那些忧国怜民之作、思家念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