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21)
期刊文章(135)
学位论文(7)
图书(4)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非遗保护 (261)
历史名人 (187)
地方文献 (10)
宗教集要 (6)
地方风物 (3)
红色文化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246)
2013(24)
2012(34)
2011(47)
2010(22)
2009(15)
2008(16)
2007(13)
2006(10)
1990(2)
按来源分组
风景名胜(2)
浙江画报(2)
民族大家庭(2)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
传承(1)
环球人文地理(1)
旅游纵览(1)
中华民居(1)
福建乡土(1)
神州(1)
民乐纪事50年:乐未了情
作者:朴东生  来源:中国文联出版社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民族器乐  器乐史  中国  现代 
描述:民乐纪事50年:乐未了情
应是天上有-奉化布表演赛目击
作者:陈雅珍  来源:宁波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应是天上有-奉化布表演赛目击
陈抟的“图”是什么样的?——对《图序》的破译
作者:郭志成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抟  图序》      易学  雷思齐  《易图通变·词图辨徵》  先天易  《易数钩隐图》 
描述:陈抟的“图”是什么样的?——对《图序》的破译
大明山,母文化的发源地
作者:谢寿球  来源:中国民族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明山  母文化  发源地  《太平寰宇记》  社神  壮语  祖宗 
描述:大明山的壮语名字叫“岜是”,最早记载大明山的汉族古籍《太平寰宇记》把它音译为“博邪山”。“岜”在壮语中是山的意思,“是”也写作“社”,是社神或祖宗神的意思,“岜是”直译就是社神山或祖宗神山。
王(钅)与《拟寻梦》
作者:陆萼庭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寻梦  王铎  牡丹亭  传奇  明清之际  杜丽娘  戏曲家  孟津县  桃花扇  虎丘 
描述:写的。官也不小,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后来降清以原官用。声名在马、阮之间,总之是不大好的。但他书法精绝,行草尤为人所称道,在清初书苑中占有相当高的地位,可说是“不以人废书”了。
腾相山威九州
作者:张新甫  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矿业集团  相山  中国煤炭  机电制造  淮北  煤炭行业  矿山机电设备  东南沿海经济区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质量标准化 
描述:$T 从一颗小树到一片森林,成长的过程布满荆棘与坎坷,同时也彰显着英雄的胆略与 忠诚。$$ 从一叶小舟到一支劲舰,发展的经历饱含奋斗与艰辛,更凝聚着勇士的心血与汗 水。$$ 走过45个春秋的淮北矿业集团公司机械总厂,乘党的十六大之东风,驭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之大潮,披荆斩棘,一改过去亏损的严重局面实现
作家导演陈郁
作者:暂无 来源:西安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作家导演陈郁
“触詟”应是“触
作者:封常曦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文观止》  《战国策》  王念孙  散文选本  《战国纵横家书》  80年代  教育出版社  长安  史记  荀子 
描述:凡是读过《古文观止》的人都知道,该书选收了一篇《战国策》中的文章:《触詟说赵太后》。我查过《古文观止》的许多版本,其中的“触詟”,没有一种是印作“触”的,而且有的本子还专门给“詟”字注了直音:“詟
有“”字的佳联妙对
作者:缪士毅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  游士  汤显祖  自然天成  康熙年间  联日  于谦  巡抚  私塾  蛟龙 
描述:在浩瀚的联海中。有不少嵌有“”字的佳联妙对,现采撷一些。以飨读者。 古时,一游士欲投宿路旁一私塾,那塾师见其一身平民装扮,便出上联以拒之。联日:“树大根深,不宿无名小鸟;”游士不假思索地对道:“滩
蜕──读书随感(之三)
作者:廖奔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交际能力  君主立宪  文艺作品  随感  王安石变法  社会力量  闭关自守  民主共和政体  心理障碍  文化心理 
描述:蜕──读书随感(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