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鮀浦蓬洲古城:潮汕古民居之精华 本报记者 周晓云/文 通讯
-
作者:暂无 来源:汕头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书斋后院登高远眺的老宅屋顶。
相连而建的十三落古民居。
古渡口原址。
古屋檐上的精美木雕。
古书斋的圆形拱门。
坐在书斋里,凉风沁人,一扫夏日的闷热,抬头看到书斋主人、乡间画家黄老挂在墙上的《陋室铭》书法作品: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融通技术精华 开拓网络未来: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联通科技
-
作者:黄雪霜 来源:科学中国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联通 中国互联网 网络未来 计算机互联网 互联网发展 技术 追求卓越 大型计算机 先驱者 网络平台
-
描述:他身上有着一股常人难以匹及的睿智,但他否认自己是个天资极为聪颖的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他身上有着充分的体现。在他大半个世纪的追索中,一直秉持脚踏实地、创新、超越的精神、从而成为推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先驱者、开拓者。
-
五四传统的反思与近代妇女史研究
-
作者:叶娃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才女文化 五四传统 明末清初 妇女史研究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中国妇女 妇女文化 明清之际 中国女性 上层社会
-
描述:研究,俾使读者可以从崭新的视角重审这段历史。本书取材丰富,涉及面极广,援引了四、五
-
有关宋明儒对于“心”、“性”、“理”的了解之反思
-
作者:刘述先 拉措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思想 宋明儒学 王阳明 新儒学 陆象山 牟宗三 当代新儒家 气质之性 表达方式 儒学思想
-
描述:一、应该如何命名宋明儒学?关于宋明儒学,有好几种表达方式:道学、理学、心学和新理学。这些称法各有其优缺点。对此,我愿作如下讨论:第一,在宋代曾使用过“道学”这个称谓。事实上,宋明儒学专注于道的研究,而且这种专注可以追溯到孔子。
-
理解·追问·反思:高士杰音乐文集
-
作者:高士杰 来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西方国家 文集
-
描述:理解·追问·反思:高士杰音乐文集
-
最高法反思黄松有被免
-
作者:暂无 来源:西藏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首席大法官的一封信
10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四庭庭长杨万明接到一封信,信是院长王胜俊写来的,开头是“最高人民法院各单位负责同志”。和杨万明一样,接到信的各庭室负责人都深刻体会到首席大法官严肃、认真、迫切的心情——院长在信中这样说:“务请你们紧密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立足于人
-
“尴尬”的尴尬——语文教学反思隅见
-
作者:饶大志 来源:成才之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语文教师 学生 学习 教学反思 教学任务 知识性错误 苏轼 代词 黄花
-
描述:《师说》有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传道授业解惑,须付出终身的学习。稍有不慎,或许就会给教学带来尴尬和愧疚。
-
炼字炼句我也行:《千锤百炼为一“绿”》教学反思
-
作者:张西红 来源:陕西教育:行政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绿” 教学反思 炼句 炼字 《泊船瓜洲》 语文第九册 北师大版 王安石
-
描述:《千锤百炼为一“绿”》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组“韵味”单元的一篇阅读文章。短文讲述了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泊船瓜洲》的时代背景及作者为换一个“绿”字所经历十几次的反复修改
-
有趣引导,培养能力:拼音教学反思
-
作者:张晓红 来源:新课程学习(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讲故事 拼音教学 进课堂 老师 语言文字 引导学生 刘绍棠 合作学习 培养能力 教学反思
-
描述:读过刘绍棠先生的《老师领进门》一文,心中便有了几分崇敬,几分冲动,老师以讲故事的形式使孩子们走进了文学的天堂。如何能让一年级的孩子走进课堂专心学习呢?我想一定要像这位老师一样让枯燥的语言文字变成鲜活的故事。走进一年级的教室,看着那张张可爱的小
-
“新”课与“心”课:从《闺塾》反思现代中学爱情教育
-
作者:张曲 来源:湖南教育(中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教育 《闺塾》 “心” “新” 中学 《关雎》 陈最良 牡丹亭
-
描述:《牡丹亭·闺塾》中陈最良先生讲解《关雎》,逐字注解之外,只拿圣人之“无邪”来训诫。面对春香质疑,又拿“多嘴”来斥责。对于爱情,老先生谈虎色变。“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痛苦和“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幸福,惟恐避之而不及。《关雎》给了杜丽娘爱的精神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