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百年来第一流:略论吕凤子中国画创作中的本体意识
-
作者:王劲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吕凤子 中国画 本体语言 国画创作 艺术实践 作品 图画手工 苏州博物馆藏 李瑞清 传神达意
-
描述:吕凤子,名"钟浚",字"凤痴",后更字为"凤子"。一八八六年七月生于江苏丹阳。他天资聪慧,一九○一年中秀才,有"江南才子"之誉。一九○七年考入李瑞清主持的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成为清道人李瑞清的弟子,是我国新式学堂里培养的第一批图画手工科师资。吕凤
-
生命哀愁的深情抒写:浅析晏殊词中的生命意识
-
作者:张艳艳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生命意识
-
描述:晏殊以一个诗人的敏感锐感,体悟着生命的短暂、人生的苦痛,他用文字尽情地表达着对于生命的爱与哀愁,其词"情中有思"[1],浓情中渗透着理性沉思的特质。从一定程度上说,正是这种生命意识的表达,提升了晏殊
-
古诗词教学:不该或缺的教材意识:也评陶淑文执教的《夜归鹿门
-
作者:范维胜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教材意识 《中学语文教学》 执教 知人论世 课堂观察 2010年 古代诗歌
-
描述:,朱老师在观课评价时似乎也并未涉及。
-
叛逆的时代女性:杜丽娘青春意识的觉醒与爱情的追求
-
作者:李赛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至情 杜丽娘 幸福观
-
描述: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在其浪漫主义传奇杰作《牡丹亭》中为我们描绘了柳梦梅和杜丽娘超越生死的爱情故事,塑造了杜丽娘这一为情可以死又可以复生的、视男女爱情为人生幸福的价值观和生存目标的艺术形象.
-
禅门文化湖湘盛──石头希迁学术会花絮
-
作者:石舟 来源:佛教文化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头 日本曹洞宗 《参同契》 中国佛教 佛教界 学术会议 佛教协会 禅门 学术论文 法师
-
描述:禅门文化湖湘盛──石头希迁学术会花絮
-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记第六届“金水节”学术讲座《牡
-
作者:吴锐 来源:河海大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清幽的昆曲从闻天馆113传来,这是11月16日晚举行的第六届“金水节”系列活动之《牡丹亭——用昆曲演绎经典》学术
-
中国文学系第八次学术座谈会王玉章教授讲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国立中央大学校刊 年份:194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中国文学系第八次学术座谈会王玉章教授讲牡丹亭
-
申江医萃 内科名家陈道隆学术经验集
-
作者:上海中医学院中医文献研究所 来源: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医内科 中医内科 经验 经验 中国 中国 现代 现代
-
描述:申江医萃 内科名家陈道隆学术经验集
-
深遂的学术眼光 宽容的人格力量——周礼全先生的学问人生之路
-
作者:蔡曙山 来源: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当人类进入新世纪时,周礼全先生走过了80年的人生之路, 同时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对周先生的学问人品,我国很多学者多有赞誉。本文仅以近20年来,本人从仰慕周先生的一名普通大学生,成为周
-
学术史视野下的王安石变法研究——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
作者:韩毅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因此,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研究,从学术史的角度做一系统地回顾与总结,便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尚未有人从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