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50)
学位论文(525)
图书(118)
报纸(92)
会议论文(5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485)
地方文献 (137)
地方风物 (136)
非遗保护 (34)
才乡教育 (19)
宗教集要 (14)
文化溯源 (13)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2(144)
2011(139)
2010(137)
2009(123)
2008(100)
2007(100)
2005(77)
2004(74)
2001(39)
2000(32)
按来源分组
人民音乐出版社(8)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4)
外语与外语教学(3)
天津人民出版社(2)
书品(2)
齐鲁书社(2)
新疆人民出版社(1)
晋中学院学报(1)
巴蜀书社(1)
书屋(1)
“登”字有凭义:兼谈“登轼而望之”
作者:孙雍长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郑玄注  玉篇  楚辞  彝器  下视  旧读  周礼  回风  高台 
描述:"冯"字有登义。《广雅·释言》:"冯、登也。"《玉篇》马部:"冯,乘也,登也。"《周礼·春官宗伯》"冯相氏",郑玄注:"冯,乘也;相,视也。世登高台以视天文之次序。"《楚辞·九章·悲回风》:"冯
试释大足南山“三清洞”石刻造像
作者:石衍丰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刻造像  大足  天尊  西王母  东王公  南山  道教造像  灵宝  勾陈  道书 
描述:1984年《四川文物》第2期吴觉非先生在其《试谈四川的道教石刻》一文中,介绍大足南山“三清洞”的石刻造像之后,有几位学者都曾谈及“三清洞”的道教造像,但造像究竟塑造着道教中的那些神与仙,却各说
周达三与成都志堂刻书
作者:张其中  来源:四川图书馆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之洞  尊经书院  周达  《说文解字》  目录学  四川图书馆学报  墓志铭  王应麟  成都  《书目答问》 
描述:贵州、甘肃、四川三地无书以进,可见西南之地的图书雕印事业与全国的差距。 清代乾隆年间,全国安定日久,蜀中元气
史诗鍼》应是戴名世所作
作者:许永璋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铖》内容与戴氏现存著述中思想言论之不同两点立论,认《为史诗鍼》"决非戴名世所作",并断定"为假其名以传世者"。其文中不仅颇多臆测之词,而且对戴名世思想有明显的片面理解,因不得不申明之。
勾吴渊流——吴文化新议
作者:刘侬  来源:江南论坛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文化  勾吴  渊流  河姆渡遗址  鱼文化  玉石文化  《周礼》  吴越  古玉器  殷商时期 
描述:离姬周国,流亡到长江下游的荆蛮之邦,随乡入俗,纹身断发以避季历.泰伯仲雍兄弟在荆蛮建邦立业,自号“句吴”国.吴民族和吴姓民族的传人们均信奉吴太伯为民族和宗族的始祖神,勾吴国所在的太湖流域由此成了礼仪之邦和人才荟萃的首善之区.
《鲁论》、《齐论》比《论》出现得早——与唐明贵先生商榷
作者:乂田  来源: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论》  《齐论》  论》  出现  次序 
描述:称,但无名而实存的《鲁论》、《齐论》比《论》出现得早。
意境开拓 讽喻今——赏析王安石《桂枝香》
作者:游红梅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桂枝香》  王安石  意境  赏析  金陵怀古  画图 
描述:意境开拓 讽喻今——赏析王安石《桂枝香》
《周礼》“三德”、“道艺”义?诠
作者:丛文俊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周礼》“三德”、“道艺”义?诠
而不泥古 勇于创新──读《婴童病案》有感
作者:王艳斌  来源:吉林中医药杂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婴童病案  老中医经验  王烈  医籍评介 
描述:是以钱乙为榜样,在他工作的最初几年就读完了学院馆藏的清代以前的儿科医籍及有关儿科方面的原著。在研究每个病案时,他都溯本求源,找...
从李瑞清的书法说起:兼析“愚忠”与“高
作者:孙洵  来源:书画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愚忠  书法  两江总督  新式学堂  教育事业  知名学者  刘坤一 
描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初夏,在江宁任两江总督的刘坤一遵奉谕旨,酝酿创设新式学堂。首先是邀约知名学者与关心教育事业的社会名人讨论怎么办学。参与此类具体事项的有张謇(1853年—1926年,字季直,江苏南通人。光绪二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