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灵魂守望者的泣血之作:读王英琦散文集《背负自己的十字架》
作者:李润霞  来源:写作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背负自己的十字架》  王英琦  散文  生命体验  人性精神 
描述:向精神家园的回归,并成为一个背负心灵十字架的灵魂守望者。《上海文学》1996年第2期上发表她的散文《守望灵魂》,已经标志着这种蜕变的开始,该文可以看作是一篇宣言或自白。此后,她的创作抵达了一个新
刘绍棠《暮春》的修辞技巧
作者:郑锡浩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刘绍棠  《暮春》  散文  修辞技巧 
描述:表了小说《青枝绿叶》,次年编入高中语文课本。当时他还在读高中。1956年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为专业作家。
山这边 山那边(外一篇)
作者:刘绍良  来源:大理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这边  山那边》  散文  文学  刘绍良 
描述:云南多山。山成了我的精神依托,山也阻碍了我探询的目光。因此,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我的一颗燥动的心,渴望成为一只鹰,从某座山巅起飞,翱翔于蓝天之下,万仞之上,或者,极目无垠的万倾碧波之上,去舒展一腔豪情,去拥有一份空灵。倦了,随意地敛翅于某座山巅,歇脚于某棵大树,甚至,结巢于某个虬结的枝桠。
曾巩散文精品选
作者:弓保安 吴功正 黄毓任 夏春豪 喻学才 胡金望  来源:陕西人民出版社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曾巩散文精品选
王安石评论人物散文研究
作者:冯建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评论人物散文  内容特色  写作特色 
描述:王安石评论人物散文研究
苏轼其人及其散文的说理方式
作者:马永堂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散文  “变”与“不变”  《石钟山记》  艺术特色  《前赤壁赋》  说理方式  王安石变法  生命活动  《战国策》  《庄子》 
描述:苏轼其人及其散文的说理方式
浅论曾巩散文的个性
作者:张亚新  来源:锦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浅论曾巩散文的个性
欧曾王苏散文比较
作者:吴小林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宋代散文  政治改革  战国策  五代史  散文创作  苏轼  王安石  文以明道  平易自然 
描述:宋代散文六大家的散文主张有相同处:主张文以明道,文道结合;强调文章联系社会现实;提倡平易自然的文风。但他们的散文主张也有相异处,这主要反映在对道的性质及道与文关系的理解有所不同。六大家的散文创作也有
欧、王散文风格之浅议
作者:洪本健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墓志铭  欧阳修  高若讷  校理  王二  学士  侬智高  字元  军事 
描述:,可以通过比较,来看看两位散文大师的风格究竟有怎样的不同。
儿童教育应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作者:王曙光  来源:家庭教育(婴幼儿家长)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描述:儿童教育应是一篇优美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