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与《女仆》的解读:以白日梦和镜子为线索
-
作者:陈建娜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日梦 白日梦 镜子 镜子 《牡丹亭》 《牡丹亭》 《女仆》 《女仆》
-
描述:梦,最终走向不归路。
-
国内《牡丹亭》英译研究:评述与建议
-
作者:文军 李培甲 来源:英语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英译 英译 评述 评述 建议 建议
-
描述:依据对国内《牡丹亭》英译研究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等的统计,从七个方面论述了其研究现状:单个译本评价、对比研究、翻译策略、唱词研究、传播研究、语言学视角的研究、文化研究。文章还对《牡丹亭》英译
-
从《牡丹亭》和《吉赛尔》浅谈中西方“人鬼情缘”
-
作者:石月亭 来源:金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人与鬼 人与鬼 理想化 理想化 爱情书写方式 爱情书写方式 还魂 还魂
-
描述:本文主要通过对比中国传统戏剧文本《牡丹亭》和西方芭蕾舞剧故事《吉赛尔》,来简要分析中西方“人鬼情缘”的异同,进而发现异质文化在这个问题上的共通性和差异性。
-
青春版《牡丹亭》的总导演汪世瑜
-
作者:白先勇 来源: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一个看法:作为现代昆曲的导演,对昆曲的演唱法则、美学原理也应当有深刻的认识及体验,才能导出一部真正的昆曲来.当然,最好导演本人就曾当过昆曲演员,有着丰富的舞台经验.基于此项理由,青春版《牡丹亭
-
从《闺塾》看《牡丹亭》配角设置的艺术性
-
作者:郭贵灵 来源:甘肃教育(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从《闺塾》看《牡丹亭》配角设置的艺术性
-
《牡丹亭》中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及“至情”理论
-
作者:丁婉 来源:华章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至情”理论 “至情”理论
-
描述:人间、梦境相通,生、死相通,体现了他的"至情"理论,"情"与"理"的斗争,正是作者向罪恶的封建宗法制度挑战的表现。
-
功能对等理论下《牡丹亭》英译本赏析
-
作者:柯文婷 来源:海外英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功能对等 功能对等 汤显祖 汤显祖 白之 白之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明代戏曲《牡丹亭》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其作者汤显祖更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在西方文学界的地位之重可见一斑。美籍英裔汉学家白之(Cyril Birch)的《牡丹亭》英译本是在西方世界最具影响力
-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开场诗和退场诗之比较
-
作者:陈志萍 来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汤显祖 开场诗 开场诗 退场诗 退场诗
-
描述:曲牌,也不再使用套语,而是直接概括剧情。两剧在开场诗和退场诗的运用上大同小异,这种"巧合"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是内容决定形式的必然产物。
-
两大版本《牡丹亭》一周内同斗艳浙昆经典版《牡丹亭》主打传承
-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从本周开始,杭城的演出市场进入了一个小高潮,除了演唱会、话剧不断之外,连最经典的昆曲《牡丹亭》,也一口气要演两个版本。上周白先勇刚带着本月25日即将来杭演出的苏州昆剧院青春版《牡丹亭》来杭推介,昨日
-
《牡丹亭》艳曲惊芳心:从黛玉欣赏《牡丹亭》谈人物性格与戏曲
-
作者:于颖华 来源: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红楼梦》 戏曲 戏曲 人物性格 人物性格
-
描述:《牡丹亭》的情节,不仅写出了黛玉性格的一个侧面,更堪称艺术审美的一次精彩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