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506)
期刊文章(1204)
学位论文(50)
会议论文(39)
图书(2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703)
地方文献 (58)
地方风物 (24)
红色文化 (18)
非遗保护 (7)
文化溯源 (6)
宗教集要 (5)
才乡教育 (5)
按年份分组
2014(825)
2013(245)
2012(269)
2010(1064)
2009(513)
2008(390)
2006(139)
2002(29)
1993(26)
1990(23)
按来源分组
铜川日报(881)
大众文艺(4)
法治人生(4)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3)
上海戏剧(2)
蓝盾(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
资源与人居环境(1)
基础教育论坛(小学版)(1)
教育科研论坛(1)
林黛玉听戏及其他--《审美与意志之思考》读后谈片
作者:周述成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黛玉  审美心理定势  审美心理活动  审美活动  意志活动  审美经验  心理功能  审美心理结构  《牡丹亭》  审美对象 
描述:文对林黛玉听戏的论
对淮北市相山公园免费开放后出现问题的思考
作者:程军  来源: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森林公园  免费开放  淮北市  森林覆盖  投资建设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专业园区 
描述:动区、公园入口等九个景区。2005年1月,相山公园免费开放,受到广大市民的普遍拥护和欢迎,这项宝贵的公共资源,风景资源,大面积的绿色休闲场所还给市民的民心工程,不仅扩展了城市的休闲功能,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而且切实改善了市民的生活质量。然而,随着相山公园的免费开放。游客数量猛增,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和种种不文明的现象也随之而来,一是一些游客随意攀折花草树木,践踏草坪、挖药掘草,到处刻字乱画,随地大小便。糟蹋了优美的环境,增加了公园的管理难度。二是一些游客推倒坐椅石凳、锻炼设施,破坏路灯音响等园内设施,损失了城市的文明形象,增加了公园的管理维修成本。三是一些算命、占卜者在园内进行封建迷信活动,一些传销、偷抢之徒流窜在园内伺机作案,增加了园内的治安问题。四是免费开放后收入减少,管理成本增加所带来的经费紧张问题日益突出。与...
对郧西县马头山羊保种及杂交改良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熊金洲 赵本弟 闻群英 林勇 韩仕平 王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头山羊  保种  经济杂交  产业发展 
描述:快灭绝,丢掉了优良地方品牌。在“杂”与“不杂”问题上存有争议。笔者在认真分析了郧西县目前山羊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后,认为积极有序的开展马头山羊经济杂交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农民养羊致富的客观要求。要在政府引导下有序开展马头山羊保种与经济杂交,明确界定保种和杂交改良区域,科学制定方案,实施科学养羊,给予种畜补贴,落实山羊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农民养羊积极性。郧西县在今后一个时期必将迎来山羊生产的高峰期,山羊产业也必将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于民族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社区应是预防青少年
作者:杨政银 唐兵 严超进 唐恒挺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一项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古惑仔"犯罪案件又占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两个触目惊心的70%,将青少年犯罪的严重性、危害性和危险性尖锐地摆在人们的面前。如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如何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
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司马光政治哲学研究
作者:尹佳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司马光  政治哲学  儒家  《资治通鉴》  王安石 
描述:。在司马光去世后的一千年里,对他的政治思想的评价出现许多争论。现在我们重新评价其政治立场,梳理其政治哲学,不仅是历史研究的需要,同时也对今天的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司马光是在天人关系的宏大背景下,审视人的存在状态以及人性和人的终极追求等问题的。他综合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提出“性善恶混”的观点,将人的现实性和理想性统一起来。他还提出德才兼备的人才观,在人生理想上追求圣贤境界,把圣人看作是主导社会和历史的决定力量。司马光认为人对群居生活的需要是社会存在的前提,国家乃是伦理和权力的双重产物。国与家是一种同构的关系,对家庭伦理的重视构成了司马光思想的一个特点,他编撰的家范和家礼著作对中国传统社会后期产生了重大影响。司马光认为君、臣、民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制约和平衡关系,才能维持国家的稳定。君主是政治的核心,臣属协助君主实施统治。他肯定了人民的作用,对经济活动和物质生活予以高度重视。司马光重视治道,在君主制下探讨治国方略。礼治是根本,维护礼制的威严是君主的要务。德治和礼治互为表里,统治者要有德,才能教化百姓,淳化风俗。他还主张健全法制,认为法制是辅助性、补充性的。司马光反对因循守旧,在熙宁以前就已经形成了对旧体制进行改革的想法。但他不赞成激烈的变法,而是主张渐进式的因革损益,在肯定宋初体制的前提下进行除弊的工作。司马光与王安石的政治分歧,不是两条根本路线之间的对立,而是儒家阵营内部关于改什么和如何改的争论。司马光的贡献在于他对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进行了全面总结,《资治通鉴》提供了一个被后世广泛学习和借鉴的政治文本。司马光在君主制的框架内寻求治国之道,将传统政治哲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但他并没有完全解决其固有缺陷,只是做了某些调适修补的工作。
我县开展社会信任度测评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暂无 来源:新三门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编者按:去年11月,我县正式启动县级机关单位社会信任度测评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此项工作取得满意效果,可谓“测”出了作风,“测”出了效率,“测”出了动力,“测”出了民心。当然,这只是一个良好开端,眼前我们必须下力解决和突破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此,本报特意刊发县委书记李浩撰写的《三门县开展社会信任度测
应是审慎思考时——记进退之间的海城市综合体制改革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应是审慎思考时——记进退之间的海城市综合体制改革
城市精神应是潍坊人对价值观的思考和提炼
作者:暂无 来源:潍坊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城市精神应是潍坊人对价值观的思考和提炼
教师应是学生心中做人的丰碑:关于教师形象问题的思考
作者:郑传庆  来源:海南教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  形象  问题 
描述:教师应是学生心中做人的丰碑:关于教师形象问题的思考
关于郑玄注释中“读为”“读如”的再思考
作者:张能甫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注》  郑玄  《周礼》  “读若”  《仪礼注》  语言环境  释义  拟音  术语  《礼记注》 
描述:关于郑玄注释中“读为”“读如”的再思考张能甫“读为”、“读如”这两个术语,前人如段玉裁、力、洪诚等都有研究,但是都不太令人满意。段玉裁在他的《周礼汉读考》中,严格确定了这二者的区别:“读为”表示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