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510)
报纸(1090)
学位论文(22)
会议论文(20)
图书(1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42)
地方文献 (643)
地方风物 (19)
宗教集要 (18)
红色文化 (15)
非遗保护 (7)
文化溯源 (5)
才乡教育 (3)
按年份分组
2014(647)
2013(141)
2012(165)
2011(172)
2009(123)
2008(160)
2007(108)
2006(89)
1994(34)
1987(23)
按来源分组
文史知识(15)
东坡赤壁诗词(13)
诗歌月刊(7)
文汇报(7)
当代文坛(5)
星星(下半月)(3)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上海交大报(2)
出版发行研究(1)
金田(1)
怀念王谦同志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惊闻仙逝顿生情,又叹群英落一星。 三晋开元知几许,催人岁月奈匆匆。 烽火太行初识荆,英年气壮语生风。 奔腾上党红旗卷,合作花开别样红。 兴晋富民枫叶丹,励精图治壮河山。 倾心发展工农业,八字方针谨又严。 卓识远谋思路新,基层万象调研勤。 典型引路开生面,阡陌青葱岭自春。 胸怀坦荡德声
怀念陈郁同志
作者:赵紫阳  来源:新华月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怀念陈郁同志
怀念谢逸先生
作者:凌渡  来源:广西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丢不开的笔>中,这篇随笔,他回忆1940年起与笔结缘,1962年在<广西日报>开<园边杂话>专栏,笔瀚如流,痛快淋漓;1966年后"文革"这些年,因写作而被乱批斗"差点儿家破人亡",当时"曾发誓丢笔不干",但"文革"后重见曙光,"又提起笔来,情缘不断".最后,谢逸先生直吐心声:"回想平生,一身布衣,两袖清风,日子过得倒逍遥自在,如今撒手归天,别的都舍得,只丢不下这支伴我一世的秃笔,我曾多次想张大喉咙叫声‘拜拜',但却叫不出声来,无可奈何,难舍难分啊?"先生与笔为友,惨淡经营一生,一旦将笔撂下,多像是农民忽然离开他们长年耕耘的热土,工人忽然告别他们利用了一辈子的工具,能不叫先生唏嘘感慨不已的么!……
怀念刘麟瑞先生
作者:杨福昌  来源:回族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阿拉伯语  教学  阿拉伯国家  翻译工作  国家关系  学生  新中国  领导人  培养的  人才 
描述:,北京大学的阿拉伯语教学在当时应数全国第一,它创建时期最早,更主要的是有刘先生和马坚先生等学界泰斗在主持教学。他们学识渊博,很少有人能望其项背;他们又具敬业精神,没有教材,他们凭借深厚的知识积淀,自己编写,自己刻印,辛辛苦苦地把北大阿语系打造成中国培养阿语人才的摇篮。到今天,先生的学生,学生的学生,有的也手持教鞭,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的阿语人才:有的从事外事工作,在国际舞台上维护着国家利益;有的在学术界享有盛名,凭借着深厚的阿语基础,不断推动学科的发展。他们每每谈起求学时的情况,都没有忘记先生身着布衫、手里拿着还散发着油墨香味的讲义走上讲台,声音洪亮地为学生们上课的情景。先生是参与中国开启同阿拉伯国家关系的阿语界老前辈,贡献至伟,令人难忘。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了历史性的亚非会议,周恩来总理同9个阿拉伯国家领导人...
怀念刘绍唐先生
作者:刘瑛  来源:传记文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怀念刘绍唐先生
天下的汤显祖大剧院
作者:陈强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天下的汤显祖大剧院
土地营养健康
作者:符晓鸣   来源:团结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土地营养健康
应是非法转让土地
作者:周炜平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土地使用权  占地面积  再转让  浙江省诸暨市  认为应该  合同文书  四要素  根据协议  建造费用  墙脚 
描述:应是非法转让土地
土地应是生产要素
作者:晓亮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生产要素  使用价值  不合理使用  农村土地使用  人的劳动力  物质财富  集体所有  价值的源泉  按贡献参与分配  马克思 
描述:土地应是生产要素
《周礼》中的土地所有制问题
作者:李雪山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土地所有制  《左传》  云梦秦简  土地所有权  土地制度  银雀山汉简  使用权  《田法》  土地私有 
描述:《周礼》中的土地所有制问题李雪山《周礼》又名《周官》,是研究先秦史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书中土地制度的资料颇多,是本文的基本材料。所反映的土地制度是国有还是私有,这是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一般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