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古代诗歌鉴赏试题
-
作者:李学开 来源:湖北招生考试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恨歌 唐玄宗 杨贵妃 白居易 解题思路 比较阅读 爱情悲剧 诗歌鉴赏 蜀道 李觏
-
描述: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读长恨辞李觏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马嵬①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
李觏诗歌研究概述
-
作者:欧婷婷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诗歌研究 诗歌研究 述评 述评
-
描述:李觏是北宋初期的优秀诗人,是江表诗人的典型代表,其诗歌创作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起到过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其诗歌价值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正确、充分的认识.通过对李觏诗歌评价的评述,可知李觏诗歌的研究意义.
-
试论李觏诗歌的思想内容
-
作者:罗春宏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个人情怀 个人情怀 送别诗 送别诗 赠答诗 赠答诗
-
描述:李觏的诗充满了他个人情怀的抒写,有对亲情的动人抒写,有对友情的真挚抒写,有对内心寂静愁怀的大胆歌吟。李觏的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的情感世界,也是他全部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论王安石诗歌中的“唐音”
-
作者:郑陶凌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唐音 复归
-
描述:论王安石诗歌中的“唐音”
-
王安石诗歌中的女性描写
-
作者:钟洋 来源: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歌 女性形象 女性观
-
描述:王安石诗歌中刻画了西施和王昭君等历史人物和月里嫦娥、巫山神女等仙女、神女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寄托了王安石变法受压抑以及深受佛教思想影响的生命情怀,体现出王安石反对红颜祸水论、注重女子幸福的进步女性观。
-
论王安石诗歌中的“唐音”
-
作者:郑陶凌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唐音 复归
-
描述:王安石诗歌创作深受唐诗影响,他前期参政时所作的咏政咏史诗和晚年退隐时所作的绝句,都体现了对唐诗的继承和摹仿。尤其是晚年的荆公绝句,在复归唐音的努力中达到了他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
花园·春色:论《牡丹亭》花园意象的多重意蕴和艺术
-
作者:史春燕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园 花园 现实空间 现实空间 审美意蕴 审美意蕴 艺术功能 艺术功能
-
描述:花园意象是中国古典戏爱情中一个常见的场景,而在《牡丹亭》戏曲中意义尤为丰富。它既是一个在戏曲舞台上借表演虚拟而存在的现实空间,又具有特定的人文色彩,作者赋予其丰富的审美意蕴和象征意味;同时,它在戏曲的叙事结构上还发挥了重要的艺术功能。
-
花园·春色:论《牡丹亭》花园意象的多重意蕴和艺术功能
-
作者:史春燕 来源: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园 花园 现实空间 现实空间 审美意蕴 审美意蕴 艺术功能 艺术功能
-
描述:花园意象是中国古典戏爱情中一个常见的场景,而在《牡丹亭》戏曲中意义尤为丰富。它既是一个在戏曲舞台上借表演虚拟而存在的现实空间,又具有特定的人文色彩,作者赋予其丰富的审美意蕴和象征意味;同时,它在戏曲的叙事结构上还发挥了重要的艺术功能。
-
框架理论下看《牡丹亭》中文化意象翻译比较研究
-
作者:刘庚玉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框架理论 框架理论 文化意象 文化意象 牡丹亭 牡丹亭 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
-
描述:略,对《牡丹亭》的两个译本中文化意象进行研究,比较不同译者对的文本内容理解以及文本中文化意象的处理上所表现出的不同见解和视角及其相应的翻译策略。
-
不在梅边在柳边:浅析《牡丹亭》中的梅、柳意象
-
作者:雷灵丹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梅意象 梅意象 柳意象 柳意象
-
描述:意象是我国古代文学中具有独特审美意蕴的艺术范畴,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创造了大量的意象,其中以梅、柳意象较为突出.本文在对文本中梅、柳意象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深入论述这两者与剧中人物塑造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