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英敛之、朱志尧交谊轶事
作者:许洪新  来源:档案春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英敛之  轶事  交谊    飞来峰  千寻塔  王安石  求新 
描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眼望,只缘身在最高层。这是1911年秋英敛之为上海求新制造机器轮船厂《产品图册》所作序文中引录的王安石《登飞来峰》诗,热情讴歌和高度评价了求新厂的成功,
趣味案例两则
作者:霍继凤 韩喜明  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二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翰林学士  洛克菲勒  主客观条件  菊花  中进士  焊接剂  石油罐  书房 
描述:苏轼错改《咏菊》诗苏轼,22岁中进士,官拜翰林学士。有一年秋天,他从湖州回京,去拜见宰相王安石,王安石不在,他只好在书房坐等。这时,他忽然发现砚匣下压了一张写着字的素笺,取出来一看,原来是一首
名人也会闹笑话
作者:乙常青  来源:读与写(高中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白居易  沈括  桃花  苏轼  文学家  科学家  宋代词人  菊花  评论 
描述:沈括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沈括读到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时很惊讶,带着讥讽的口吻评论:“既然‘四月芳菲尽’了,怎会‘桃花始盛开’?
拈来五彩织锦绣——写景游记散文例说
作者:吴静  来源:青春男女生(少年作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记散文  写景散文  登泰山  王安石  写作  描写  作者  基本规律  姚鼐  褒禅山 
描述:散文,是文学阵营里“轻骑兵”,善写者,纵横捭阖,信手便可成美文。这里就散文中写景游记散文的写作章法说给同学们。虽然说文无定法,但写作的基本规律还是有的。
“天柱一峰擎日月”
作者:王安平  来源:江淮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柱山  潜山县  日月  王安石  黄庭坚  山谷  白居易  彩光环  白鹤  禅师 
描述:此建立了皖城。正是因为有了这“皖国”、“皖山”、“皖水”和“皖城”,后来才有了安徽省的简称——皖。
论诗绝句的联想(外一篇)
作者:余光中  来源:海燕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诗绝句  元好问  杜甫  李商隐  王安石  莎士比亚  变体  评论  中国文学  诗艺 
描述:一中国文学之有“论诗绝句”,不但是变质,也是变体。其体若诗,但其功用却在评论,所以是变质。其意在论,但其形态却托于诗,所以是变体。好的论诗绝句不但有评论的眼光,还要有
烟花爆竹,禁禁放放争议几时休
作者:邹德萍  来源:百姓生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烟花爆竹  北京市  省会城市  中国春  鞭炮  王安石  中华民族  解禁  北宋  中国传统 
描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诗人王安石脍炙人口的《元日》诗,描绘了一幅古人辞旧迎新的喜庆画卷。燃放烟花爆竹,作为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师生斗智
作者:暂无 来源:可乐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毛  老师  诸葛亮  历史课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课堂气氛  孙中山  唐太宗 
描述:下午第一节是历史课,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兴致勃勃。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同学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老师十分生气,把三毛叫起来。
《别董大》教学设想
作者:范暹  来源:新课程(小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适  教学设想  王安石  老师  同学  小组讨论  激趣  板书  陆龟蒙  范读 
描述:一、激趣引题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谜语故事:传说古时候,一场大雨阻隔了四个路人。四人便躲在路边的一座破庙里避雨。雨停后,正待继续赶
成语易序例说
作者:张昭政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语活用  王安石  纪晓岚  辛亥革命  朱元璋  郭沫若  韵律  语言  半截  对仗 
描述:成语易序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