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状瞬息变幻动景 寓政治人生哲理: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
-
作者:陶文鹏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人生哲理 醉书 天地自然 王安石 政治意蕴 瞬息 宋神宗 山水景物 日常生活
-
描述:气象万千、时空无限的天地自然,时常呈现稍纵即逝的动景,或演出美妙迷人的活剧。惟有才情敏捷运笔如风的诗人和画家,才能迅速捕捉和生动表现这种刹那变幻的物象景观。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
倾荡磊落 穿越时空的俯仰: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对
-
作者:张小伟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赤壁赋》 苏轼 对照艺术 怀古 时空 王安石 讥讽 内心
-
描述:。正如很多评论所说,这时的苏轼官场失意,却迎来了创作的高潮时期,比如前后《赤壁赋》,还有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
小中现大 渺然思远——读《金陵八家扇面集锦册》
-
作者:庞鸥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陵 扇面 周亮工 高岑 秦祖永 画风 龚贤 集锦 用笔 社会意识
-
描述:画派的形成有两大因素:一是社会环境发展的必然所致,诸如一个地区或一个时期,有一群人应运社会意识的交集点而有共同的理想者;二是画理、画风相近,或有师承关系者。前者是自然的聚合,后者则有人为因素。当然,画
-
《金陵人杰》人物选介——李瑞清:近代师范教育先驱
-
作者:暂无 来源:金陵瞭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师范教育 近代 人物 金陵 辛亥革命 思想轨迹 梅花
-
描述:,钻研六书,考览鼎彝,尤好大篆,为他辛亥革命后专攻书画奠定了扎实基础。光绪十七年(1891),以武陵籍入试,中副榜第一名。[第一段]
-
王安石的改革于谁有利
-
作者:曹念明 来源:粤海风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进步思想 答司马谏议书 唐宋八大家 哲学课 文风 苏轼 韩愈 评价
-
描述:大改革家”、“进步思想家”的桂冠,更加增添了我对王安石的崇敬之情。最能代表王安石独特思想与文风,并直接关连对王氏评价的文献,当推《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当政,大力推行“青苗”、“免役”、“保甲
-
王安石与诗谜
-
作者:唐嗣德 来源:南方论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熙宁 重叠 谜语 太阳 诗体 直接攻击 宰相 执政
-
描述:下台而未果(‘扫不开’);第三句指1075年(熙宁七年)王安石被罢相(‘收拾去’);第四句是指次年王安石又出任宰相(‘送将来’)。这首作为咏花的诗,本身已是谜语诗体,再加上寓意,反
-
王安石的大度
-
作者:王学礼 来源:中国老区建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宋神宗 唐宋八大家 乌台诗案 定等 熙宁 人欲 当政 御史
-
描述:。于是,宋神宗征求王安石的意见,这时辞去丞相职被封为荆国公的王安石说了句一言九鼎的话,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使苏轼免于一死。
-
国学基本文库 王临川全集 第二册
-
作者:王安石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国学基本文库 王临川全集 第二册
-
登飞来峰
-
作者:王安石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三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描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刘禹锡与金陵怀古
-
作者:千江月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禹锡 金陵怀古 石头城 李商隐 周邦彦 王安石 盛衰兴亡 王士祯 萨都刺 秦淮河
-
描述:刘禹锡与金陵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