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元日”到底该作何解
作者:冯弟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元旦  人教版  教学用书  初一  解释  农历  回顾  宋朝  编辑 
描述:问:人教版六下《回顾·拓展二》中的"日积月累",录载了宋朝王安石的《元日》诗。其中,《教师教学用书》上把"元日"定格为"元旦"。请问编辑老师,"元日"是否能解释为"元旦"?
交际成功的法宝
作者:王磊  来源:新青年(珍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交际  事业成功  莫奈  恶性竞争  做人  负责人  努力奋斗  堤坝  亮点 
描述:古往今来,聪明人有很多,可是最后能够取得成功的人却不多,这究竟是为什么?同样拥有聪明才智,同样努力奋斗,为什么有的人平庸一生,有的人却能成就一番辉煌的事业?归根结底,这些成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具备了其他人所没有的法宝——高超的交际手腕。
说古道今谈“书信”
作者:谭汝为  来源:秘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信体  报任安书  答司马谏议书  历史悠久  王安石  司马迁  出师表  谏逐客书  诸葛亮  鲤鱼 
描述:《谏太宗十思疏》、鲁迅和许
(一)古诗文积累
作者:顾永丰  来源:初中生世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文  积累  名句  杜甫  语文课程标准  龚自珍  刘禹锡  白居易  王安石  句子 
描述: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雪"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写"鸟"的名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2.抒发感情的古诗文名句。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忧民之情的
拜疏山
作者:陈晓璠 唐建华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  临川文化  金溪书  中国文化史  追根溯源  颜真卿  王安石  汤显祖  读书  景德镇 
描述:颜真卿在抚州刺史任上,曾用他的如椽巨笔写下了号称"天下第二书"的"麻姑山仙坛记"。从那以后,江西抚州这块中国文化史上的洞天福地开始文风鼎盛,英杰辈出。以曾巩、王安石、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才子"都曾在
叠字摹状的艺术
作者:陶文鹏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摹状  诗经  意象  摹声  形容词  杨柳依依  诗词  陶渊明  王安石  情景 
描述:写作经常运用的。
文件“圈阅”制度要改改了
作者:史海威  来源:新湘评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圈阅  制度  文件传阅  解放战争时期  毛泽东  王安石  企事业单位  党政机关  单位领导  重大问题 
描述:"圈阅"是指领导审阅文件后,在自己的名字处画圈,表示已经看过。一般认为,文件"圈阅"始于王安石。我党在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工作的需要,经毛泽东同意,正式建立了文件"圈阅"制度。由于简便易行,"圈阅
作者:李永起  来源:读写算(小学低年级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竹子  竹叶青  竹制品  敲竹杠  王安石  桃花  竹林  竹笋 
描述:竹报平安 I.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竹外桃花三两枝,--宋·王安石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
开心乐园
作者:博览  来源:青年博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音乐  头发  厨师  电话  妻子  上台阶  王安石  语音  骑摩托车  公德心 
描述:不要上当结婚前,有一次老公骑摩托车到地铁站出口接我,我故意问:"师傅,到××小区多少钱啊?"他说:"不要钱,只要亲我一下就可以了。"于是我就真的亲了他一下,然后上了他的车。旁边那些摩的师傅一个个都傻了眼,赶紧说:"小始娘,不要上当啊!"
《伤仲永》背后的故事
作者:何祥星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仲永》  故事  语文课本  家长教育  王安石  名篇  初中  老师 
描述:王安石的《伤仲永》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名篇。其故事也成为老师、家长教育孩子的经典事例。可是如果我们能不被王安石滴水不漏的叙述与论证所震慑的话,那么我们便会发现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