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宽容是一种成长
作者:刘徐霖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初二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宽容是一种成长》  刘徐霖  随笔  文学作品 
描述:狭隘和自私丑陋的嘴脸。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别人的帮助,就应该在平时宽以待
那些因避讳而改名的城市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随笔  杂文  杂谈  刘绍义 
描述:李适的避讳就更宽了,他不但避讳“适”,连长得像“适”的“括”字也不放过。《闻见后录》卷二六云:“处州,旧为括州,唐德宗立,当避其名,适处士星见分野,故改为处州,音楮。
母亲的“炫耀”
作者:周礼  来源:乡镇论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随笔  杂文  杂谈  周礼 
描述:没办法。”
挖晏殊“墙角”的宋祁
作者:张淼  来源:才智(才情斋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随笔  杂文  杂谈  阅读知识 
描述:一个没有原则和意志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和罗盘的船。
王安石一个人的帝国
作者:林东林  来源:时代发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随笔  杂文  杂谈  阅读知识 
描述:在中国的历史上,宋朝的宰相是最有名的。 像秦孝公遇到商鞅、汉景帝遇到晁错一样,宋神宗在想富国强兵、洗刷国耻的时候,遇到了一心想变法改变大宋积贫积弱局面的王安石,于是很快把他扶上了宰相的大位。
《纳书楹牡丹亭全谱》成因及特点分析
作者:郝福和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本腔  本腔  牡丹亭  牡丹亭  纳书楹  纳书楹 
描述:律现象给作品的传唱造成困难的情况,清代师叶堂谱订了《纳书楹牡丹亭全谱》,本文从格律和音乐两方面分析了它的特点。 全文共分两大部分:一,《纳书楹牡丹亭全谱》的成因——《牡丹亭》用腔失律
“大流亡”中一“亭”-昆剧《牡丹亭》在海外上演的文化框架
作者:寇致铭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美国  美国  演出  演出 
描述:牡丹亭》在美国东西岸两地上演,显示了西方对中国高雅文化的全新接受,具有深刻的意义。
从汪译《牡丹亭》下场诗看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作者:刘庚玉 郭军  来源: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造性叛逆  创造性叛逆  牡丹亭  牡丹亭  下场诗  下场诗 
描述:面来描述创造性叛逆现象,以此说明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过程中的必然性。
三生石上旧精魂:浅谈《牡丹亭》的结构艺术
作者:何红霞  来源: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三生  三生  结构  结构 
描述:石道姑和陈最良的"失情"就是佐证。
汤显祖《牡丹亭·闺塾》中的风俗内涵略考
作者:王政  来源:作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闺塾  闺塾  风俗内涵  风俗内涵 
描述:《闺塾》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中的一出,作品不长,但涉及到一些古代社会生活的习俗内涵,如养鹦鹉、做寿鞋、市井卖花,等等。这些风俗事象的源流、背景、细节及蕴含,对于观众读懂作品,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