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51)
报纸(307)
图书(15)
会议论文(6)
学位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52)
地方文献 (80)
地方风物 (18)
红色文化 (12)
宗教集要 (9)
才乡教育 (7)
非遗保护 (6)
按年份分组
2014(106)
2013(56)
2012(58)
2011(76)
2009(64)
2007(32)
2005(19)
1995(9)
1987(10)
1951(2)
按来源分组
吉林日报(3)
长江日报(3)
湛江晚报(2)
宁波时报(2)
羊城晚报(2)
三明日报(1)
读者(原创版)(1)
课外阅读(1)
咬文嚼字(1)
教师博览(1)
明清倚奇 击起题答()
作者:曾庆全 朱承朴  来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作品  明清传奇  汤显祖  杂剧  南戏  琵琶  作者  诸宫调  王国维  十六世纪 
描述:奇”是指明清两代的长篇戏剧剧本。近人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曾简要地作了说明:“传奇之名,实始于唐。唐裴铏所作《传奇》六卷,本小说家言,此传奇之第一义也。至宋则以诸宫调为传
大制作应是艺术的“放大”
作者:徐俊西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制作  艺术现代化  小剧场  传统戏剧  舞美  新版  《红楼梦》  大场景  文化建设  重新构思 
描述:新版《红楼梦》无疑是大制作。大制作,简单点说,会将原来很多方面作“放大”处理,例如舞美、音响等,这样做,能使艺术感比过去更强,更有生命力、震撼力。应该说,这是艺术现代化的一个发展趋势。从上海的文化建设方面来说,上海也需要这样的大制作。当然,艺术有艺术独特的审
黄维翰在方志事业的建树
作者:王桂云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志事业  《呼兰府志》  黑龙江省  松花江  呼兰河流域  地方文献资料  土地开发  江西  工业实习  大事记 
描述:清末曾在黑龙江省担任过地方官的黄维翰,其任内独纂宣统《呼兰府志》十二卷,开创了东北郡邑志之先河.黄维翰在晚年,曾以20年的时间,全力从事方志事业,为后世留下多种志书和不少修志专著.
王骥德在曲论的贡献
作者:张增元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曲论  《西厢记》  《曲律》  王骥德  戏曲史  音律  《琵琶记》  王实甫  汤显祖  曲品 
描述:男王后》、《两旦双鬟》、《弃官救友》、《金屋招魂》、《倩女离魂》,并校注《西厢记》、《琵琶记》。《曲律》又名《方诸馆曲律》,系他晚年之作,也是他在曲论最有贡献的著作,尤其是卷四“杂论”部分,虽仅占
论“持”“迟”应是古汉语词尾(
作者:刘瑞明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词尾  形容词词尾  敦煌变文  同义词  近代汉语  讲经文  古汉语  说文  语法理论  中国文法 
描述:是分析词头词尾的,所言词尾有“儿”、“么”、“子”、“们”、“头”、“了”、“着”。王先生1980年出版的《汉语史稿》在古汉语
《赖古堂集》书后()
作者:王迈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夷大炮  周亮工  生员  士大夫  评价历史人物  燕赵之风  十二月  潍县  《书影》  明末清初 
描述:周亮工(1612—1672)明末清初篆刻鉴别家.明崇祯进士,授监察御史.仕清后在福建曾镇压抗清军,著有《印人传》、《赖古堂集》等.王迈教授的这篇文章提供了不少有关周亮工早年鲜为人知的史料,这对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周亮工将有所裨益.
敦煌乐史资料概论()
作者:牛龙菲  来源:教学与研究(中学物理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敦煌乐史资料概论()
诗意语文挥洒诗意人生()
作者:王崧舟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  精神诉求  诗意人生  王安石  芦笛  羊皮筏子  精神生命  铁牛  民族文化  词语 
描述:诗意语文挥洒诗意人生()
唐代教材与唐代学术文学()
作者:熊永涤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孝经》  《论语》  国子学  蒙学教材  颜师古  教学内容  《周礼》  崇文馆  唐王朝  学术 
描述:况愈下了。
四先生及其后学与书院教育
作者:李才栋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教育  学案  建树  先生  浙东  学术  陆九渊  后学  元学  象山 
描述:四先生及其后学与书院教育李才栋陆九渊在槐堂、象山讲学十数年,弟子属籍几数千人。黄宗羲在《宋元学案》中称:“何其盛哉”!其在江右之门人虽都能维护师门旨趣,可是在学术建树和光大门户方面则大大有逊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