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谜诗猜诗谜趣话
-
作者:黄炳麟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石榴红 风动 北宋 宋人 制谜 品赏 猜谜 暑天
-
描述:手中拿着的“扇子”。王安石又出
-
名句的来历
-
作者:霍德柱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句 王安石 文学作品 用法 秋思 流水 唐诗 阅读 画面感 精品
-
描述: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会常常发现,许多名句部是有来历的。仔细探讨一下名句的来历,能从中得到很大的启发。下边试举出几例:a、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可谓“半仙体”的精品了。据《容斋续笔》载,作者在选定这个“绿”字时很费了一番斟酌。其实,“绿”的这种用法在唐诗里已屡见不鲜了,如:
-
谈谈古人的别号
-
作者:黄炳坤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别号 文人学士 封建时代 王安石 居士 辛弃疾 别字 李白 成年 陆游
-
描述:古人除了有名与字之外,还常有别号,也可以叫别字。别号开始时大约是自取的,后来也有别人给加上的。封建时代的文人学士,多有自取别号的。号与字不尽相同,字是成年时由尊长代取的,用以表德,它
-
谈古诗词中的书信代称
-
作者:孙孟明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书信 代称 鱼书 多样性 神秘 鲤鱼 恋情 晏殊 怀远
-
描述:在古诗词中书信往往有多样性的代称。有简便的“尺素”,有神秘的“鱼书”,有怀远的“雁帛”,还有恋情的“锦字”等等,若探其源则又各异其趣。
-
有感于三首古诗
-
作者:冯树鉴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江 李清照 女词人 古诗 项羽 历史故事 霸王 王安石诗 宋代 突围
-
描述:有三首古诗,咏的是同一历史故事,但观点大相径庭。一次,我去南京市,承友人之邀去邻近的安徽和县的乌江镇看看。据说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项羽兵败垓下,突围至乌江,亭长建议他渡乌江,卷土重来,他没有听,羞愤自杀。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云:
-
从一到十的数字诗
-
作者:朱安义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字诗 古代诗歌 孔武仲 鲍照 吴承恩 《数诗分题天字为韵》 王喆 《心月照云溪》 汤显祖 《牡丹亭》
-
描述:绮肴纷错重。九族共瞻迟,宾友仰徽
-
看似闲笔 尽显匠心——谈《游褒禅山记》的伏笔之妙
-
作者:顾正飞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 语文 王安石 散文 文学评论 《游褒禅山记》 伏笔
-
描述:因事明理的文章,理由事发,事为理叙。它讲究事与理、叙与议的浑然一体,不着斧痕。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正是这样的一篇妙文。作者在简明平实的叙事中为议论巧设埋伏,看似闲笔处却尽显匠心,真正做到了事理、叙议的
-
谈谈现代汉语中形容词作动词的用法
-
作者:潘双宣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容词活用 现代汉语 动词 特殊用法 语言现象 古汉语语法 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 王安石 毛泽东同志
-
描述:,就绘形绘色地写出了春风送暖,使江南大
-
古代的旗帜及其有关称谓
-
作者:胡星林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左传 军队 多元功能 诸子百家 农耕社会 诗经 周礼 军旗 指挥
-
描述:揭竿为旗”以聚集抗秦队伍。或用以指挥军队进退,《左传》就有郑国将军颖
-
评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
作者:王仁元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读〈孟尝君传〉》 创作主旨 “士”
-
描述:哲理的深度”(《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但是,笔者认为,这篇翻案文章也有缺乏事实根据、推论不合逻辑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