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小学历史教学的能力培养
-
作者:陈国明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历史教学 能力培养 历史事件 王安石变法 行比 历史现象 评价历史人物 培养学生 语言组织 岳飞
-
描述:小学历史教学除了传授基础历史知识以外,还必须充分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自己能主动地发现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更好地去获取新知识。小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历史教学中,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
-
六年级历史总复习计划
-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总复习 社会主义 培养学生 史实 特点 民族 重点 历史上 王安石变法 计划
-
描述:~~
-
应是绿肥红不瘦
-
作者:刘武德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绿肥红瘦 语文教学 李清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训练方法 教学评估 分析法 探索训练 提高教学效果 《如梦令》
-
描述:应是绿肥红不瘦○刘武德宋朝女诗人李清照填小词《如梦令》,末句中“绿肥红瘦”四个字,形象描绘春末夏初的景色,可谓神来之笔。最近一位语文专家撰文指出:目前语文园林的现状是“绿瘦红也瘦。”耐人寻味,令人深思!不是吗?语文教学陷入困境:费时多,收效少;教师累...
-
课堂教学应是“展示过程”的教学
-
作者:朱贤平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思维过程 复合应用题 小学数学 教学内容 计算法则 计量单位 解题思路 面积公式 长方形
-
描述:课堂教学应是“展示过程”的教学○朱贤平(江苏省通州市骆化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学时,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在教学中不要把现成的知识和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悉心引导,把发现...
-
铝山鹅湖书院
-
作者:黄庆来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鹅湖之会 书院 朱熹 陆九渊 吕祖谦 地主阶级 陆氏 象山书院 宋统治者 白鹿洞书院
-
描述: 鹅湖书院建在铅山县的鹅湖山麓。鹅湖山距县城十五里左右,它东望怀玉、西瞰象山,风景秀丽。山上有湖,相传晋朝有一位姓龚的人曾经在此养鹅。因此,后人名之为鹅湖山。 “鹅湖之会”是由吕祖谦发起的。当时南宋统治者面临着民族的危机和尖锐的国内阶级矛盾。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哲学家纷纷向统治者出谋献策。
-
简讯
-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实验教学研究 江西省 江西教育 江西籍 吴与弼 李平心 进学 编篡委员会 姚名达 邵式平
-
描述:江永、陈宝箴、黄禄祥、邵式平、吴有训等著名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家;第二辑:已故的部分教授简介,共收63人,其中有些是全国著名的专家,如铁路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程孝刚、历史学家李平心、目录学家姚名达,法学家王造时、经济学家肖纯锦、翻译家饶孟
-
一篇有价值的教育论文——析曾巩《宜黄县学记》
-
作者:邹良志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宜黄县 学记 教育论文 立学 学校 宋仁宗 读书人 礼节 唐宋八大家
-
描述:曾巩(1019——1083年),字子固,江西南丰人。宋仁宗嘉祜二年进士。做过几任地方官,后在朝任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整理和校勘过许多古籍。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所写的《宜黄县学记》是一篇内容丰富的教育专论。
-
地市教育之窗
-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式教学 地市 教学业务档案 地区教育 文教局 抚州地区 王安石 小学青年教师 教育思想研究 学校
-
描述:抚州地区教育局和地区教育学会决定,从一九八三年九月起,用一年的时间,组织全区中小学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系统学习《教育学》。去年五月,地区教育局和地区教育学会联合发了通知,要求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既认真钻研理论,弄清教育学中
-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
作者:涂舒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生 如何提高 写作能力 人力车夫 选材范围 抓题眼 王安石 广泛阅读 写作对象 课外阅读习惯
-
描述: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
“仙城”龙虎山
-
作者:迟道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龙虎山 苏东坡 徐霞客 陆九渊 唐宋 书法 皮日休 文学名著 赵孟頫 诗词歌赋
-
描述:龙虎山是祖国锦绣山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自唐宋以来,就有不少学者名流慕名来此,探幽访胜。皮日休、顾况、苏东坡、曾巩、陆九渊、文天祥、赵孟頫、徐霞客、宋濂等,都在这里留下了极为珍贵的诗词歌赋、书法题刻。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开卷第一回即对它作了淋漓尽致的生动描绘,称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