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元文》误收吴澄集外文一篇
-
作者:李舜臣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全元文》 误收 《诗序》 辑录 刊本 作者 99年 古籍出版 文献 外文
-
描述:《全元文》误收吴澄集外文一篇
-
《汉语大词典》漏收《青楼梦》词目补释(一)
-
作者:曲文军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青楼梦 《西厢记》 补释 漏收 《水浒传》 《史记》 《石林诗话》 《庄子》 晏殊
-
描述:《汉语大词典》漏收《青楼梦》词目补释(一)
-
郑观应是揭开"民主"与"科学"序幕的思想家
-
作者:夏东元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郑观应是揭开"民主"与"科学"序幕的思想家
-
《湖田疏》非王安石所作
-
作者:邢国政 梁庆华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湖田疏》非王安石所作
-
风诗新解(六)
-
作者:晏方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传》 风诗 《国语·晋语》 《石鼓文》 《考工记》 《周礼 大夫 同一来源 狩猎场 韦昭注
-
描述:风诗新解(六)晏方大车《毛传》云:“大车,大夫之车。”可与印证的只有《公羊》昭一十五年传何休往:“礼,天子大路,诸侯路车,大夫大车,士饰车。”但何休的注与《毛传》显然是同一来源。《石鼓文》是描写狩猎场面的,中云“大车出洛”,则大车为田猎之车;《周礼·...
-
芳草意象的忧患意识
-
作者:王艳平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象 唐宋诗人 石头城 屈原《九歌·山鬼》 王孙 王安石 山水田园 招隐士 象征 《山居秋暝》
-
描述:芳草意象的忧患意识
-
论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形成
-
作者:王卫平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传统社会保障 《周礼》 《管子》 荒政
-
描述: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思想基础是民本思想。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中国早已出现。从《周礼》、《管子》等古籍记载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的理念及制度雏形。与此同时 ,贤明的国君与诸侯都对此进行了成功的实践 ,从而促进了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
-
《四库全书总目》辨证一则
-
作者:刘曙初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文章轨范》 《归去来辞》 《四库全书》 范仲淹 《岳阳楼记》 文渊阁 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
-
描述:《四库全书总目》辨证一则
-
《全宋诗》重出现象小析
-
作者:吴宗海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全宋诗》 《宋诗选注》 钱钟书 王安石 《全唐诗》 《吴江岸》 《青山集》 曾公亮 苏舜钦 苏轼
-
描述:《全宋诗》重出现象小析
-
“天府之国”在古代并非仅指蜀地考
-
作者:朱明勋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府 蜀地 古代 《周礼》 《史记》 苏秦 战国策 关中
-
描述: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到了汉初,这种说法更为流行。如《史记》卷五五载张良语曰:“夫关中,左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卷九九载刘敬语曰:“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最早提出蜀地是天府之国者乃汉末之诸葛亮。《三国志·蜀志》卷五载诸葛亮语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这里的“益州”,主要是指蜀地。其后人们便逐渐称蜀地为天府之国了。如《晋书》卷八三载袁乔语曰:“蜀土富实,号称天府。”《南齐书》卷一五载:“益州镇成都起魏景元四年所治也……故诸葛亮云益州险塞,沃野天府。”同时,人们仍称关中为天府之国。如《晋书》卷三七载淳于定语曰:“关中,天府之国,霸王之地。”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