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840)
报纸(27159)
图书(1256)
学位论文(1031)
会议论文(577)
图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6126)
地方文献 (5198)
地方风物 (1653)
宗教集要 (890)
红色文化 (685)
非遗保护 (671)
才乡教育 (515)
文化溯源 (125)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首页图片-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2010(5166)
2009(3868)
2008(3353)
2006(1905)
1998(1024)
1995(1007)
1989(570)
1987(690)
1958(55)
1954(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87)
音乐出版社(18)
江西人民出版社(16)
上海文艺出版社(16)
文物出版社(5)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天童禅寺(1)
新文艺出版社(1)
甘肃民族出版社(1)
能源出版社(1)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
‘妙在得于妇人’——论歌妓对唐宋词的作用
作者:杨海明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歌妓  唐宋词  晏几道词  婉约词  恋情词  《文心雕龙》  传播过程  文彦博  男性词人  写作灵感 
描述:着”地说中了一个道理:晏几道以及其他相当一些唐宋词人的歌词创作,就在很大程度上是有赖和得益于妇人的,而这“妇人”,明眼人又一看即知是指歌妓。所以本文就想来探讨歌妓对词所产生的作用这一颇有兴味的问题。 首先请让我们来看歌妓在词的生成和传播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古代宫廷食官
作者:王仁湘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宫廷  门下省  《南齐书·百官志》  夏商时代  分工合作  《大戴礼记》  天官  唐高宗  膳夫 
描述:衣官和内侍几种,其中宰官为主政之官,食官在天官中的位置仅次于宰官。 古代宫廷食官的出现,当可上溯至夏商时代,但见于明确记载的食官,最早是属于周代的。根据《周礼》的叙述,周代的食官包括膳夫、庖人、亨人、酒正、浆人、醢人等二十余种。各种食官中又有属下多人,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总人数多达二千多。
宋代文人的午睡昼寝及其审美心理
作者:沈金浩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文人  审美心理  午睡  昼寝  生理需要  王安石  杨万里  陆游  中国文学史  《千家诗》 
描述:物都有的基本生活内容里,居然也寓含着丰富的审美心理。此中奥秘,不通汉学的外国人一定是难以想象的。 翻开宋人的集子,写午睡的诗词十分常见,如果将时间范围放宽,扩展到昼寝,则此类文字更是比比皆是。过去的学童读《千家诗》,一翻开便可读到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想见他“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那种闲适态和懒散状;以厉行改革著称、被一些宋人视为刻薄多诈、因为整天心动而整天目动的王安石也有“午窗残梦鸟相呼”(《悟真院》)这样的诗;梦里尚呼“杀贼”,临死犹思恢复的陆游也常常写
古人姓名谜
作者:冯梦龙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姓名  司马迁  冯梦龙  古人  仲长统  诗谜  曾布  虹霓  罗隐  元祐 
描述:元祐间,士夫好事者,取达官姓名为诗谜,如“长空雪霁见虹霓,行尽天涯遇帝畿。天子手中执玉简,秀才不肯着麻衣。”谓韩绛、冯京、王珪、曾布也。又取古人而传以今事,如“人人皆戴子瞻帽,君实新来转一官。门状送还王介甫,
四部文献学术源流述略(九)
作者:张衍田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源流  《元和郡县图志》  沿革地理  地理沿革  事件的过程  地理著作  地方志  《越绝书》  《周礼》  研究历史 
描述:任何一个历史问题,都必须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个基本条件。撰写历史,如果不明地理,就无法使历史事件的过程条理分明;研究历史,如果没有地理知识,就无法彻底搞清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其真相。这充分说明地理在史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与史学的密切关系。
文学家兼地理学家的元代道士朱思本
作者:王树林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思本  地理学家  舆地图  龙虎山  玉隆万寿宫  文学家  儒家思想  道士  许有壬  张留孙 
描述:内藤虎次郎说朱思本的《舆地图》“为数百年来中国地理学界之权威。”(见《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七卷二号,吴晗译)《元史·地理志·河源附录》讲到朱思本精通梵文,曾以“华文”译梵字地理图书。但这样一位很有成就的道士,因正史无传,其事迹又不见方志记载,所以至今鲜为人知,这实在是学术界的一件憾事。 一 朱思本字本初,号贞一,江西临川人。他在一首诗的题目中云:“至大四年辛亥(1311),予年三十九。”由此推知,本初当生于南宋咸淳九年(1273),即元世祖至元十年。他的祖父曾做过南宋的地方官。欧阳应丙《朱炼师文集序》云:“本初大父以科举仕宋,至淮阴宰。”刘有庆、吴全节在《贞一稿序》中讲到他的家庭出身,或云“故礼义家”,或云他为“儒家子”。可见他是出生在一个南宋下层官吏的知识分子家庭。 朱思本从小受到良好的儒家思想教育,后来虽然做了道士,但儒家思想几乎左右着?
《诗经》与周代占卜
作者:顾永新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汉书·艺文志》  父系氏族公社  《卫风·氓》  认识水平  《国语》  《周礼》  《左传》  《汉书》  弃妇诗 
描述:蓍也就成了这条通路上来往着的传宣使者,所有人的祈愿由它衔告上天,所有天的预兆由它昭示下民,一切的吉凶祸福都可预知。“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 下之吉凶,成天下之(?)者,莫大于蓍龟。”(《周易·系辞上传》)这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愚昧,同时有意无意地还要愚人。
王安石《春秋》“断烂朝报”说辨正
作者:杨新勋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断烂朝报  尊经  《春秋》 
描述:是个人恩怨,并不客观。
汤显祖尺牍三封考释
作者:郑志良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尺牍  《汤显祖全集》 
描述:对汤显祖的三封尺牍《与吴亦勉》、《寄叶增城》、《与岳石梁》内容进行考释,指出“吴亦勉”是“吴兹勉”之误,“叶增城”是“叶曾城”之误,他们分别是临川人吴之甲、桐城人叶灿,这两处错误从明刻本《玉(?)堂集》中存在以来,一直没有得到改正;并根据岳和声的日记来解读《与岳石梁》一信的内容。
王安石“相看不忍发”诗在诗话中的称名辨正
作者:邱美琼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冷斋夜话》  诗歌  明代  《王临川集》 
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