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840)
报纸(27159)
图书(1256)
学位论文(1031)
会议论文(577)
图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6126)
地方文献 (5198)
地方风物 (1653)
宗教集要 (890)
红色文化 (685)
非遗保护 (671)
才乡教育 (515)
文化溯源 (125)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首页图片-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2010(5166)
2009(3868)
2008(3353)
2006(1905)
1998(1024)
1995(1007)
1989(570)
1987(690)
1958(55)
1954(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87)
音乐出版社(18)
江西人民出版社(16)
上海文艺出版社(16)
文物出版社(5)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天童禅寺(1)
新文艺出版社(1)
甘肃民族出版社(1)
能源出版社(1)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
“祭灶”的传说
作者:余音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灶王爷  民间纠纷  灶君  玉皇  东京开封  《周礼》  中原地区  麻糖  汇报人  天黑时 
描述:“祭灶”的传说文/余音农历腊月二十三,我国民间素有“祭灶”的习俗,这早在《周礼》里就已有记载。过去,家家灶台上都供有灶王爷,称他为一家之主,天天敬奉。每逢腊月二十三,人们都要把灶糖和用秸杆扎的“灶马”供在灶王爷像前。待天黑时,点烛烧香燃鞭炮,全家跪在...
文人精神与人文精神──论郭启宏的新编历史剧
作者:妞妞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人精神  人文精神  司马相如  王安石  新编历史剧  卓文君  李白  女性形象  文学篇章  司马迁 
描述:文人精神与人文精神──论郭启宏的新编历史剧妞妞新时期以来,涌现出不少新编历史剧的佳作,其共同点在于用现代意识观照历史,使历史剧抒发现代人的情怀。这个创作群体里,有福建的郑怀兴,他多选材于两晋乱世,在他所擅长营造的神秘氛围中勾勒戏剧情节,凸现出他对人性...
一槌定“赝”
作者:沈嘉禄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拍卖会  拍卖行  拍卖师  拍卖公司  艺术品拍卖  黄宾虹  习惯性流产  李瑞清  张大千  《围城》 
描述:一槌定“赝”沈嘉禄九十年代初朵云轩艺术品拍卖会上那一记惊天动地的木槌声把中国人给震醒了,原来那些破画破罐可以卖出这么个价钱!要不是十年动乱时一个狠劲地砸了烧了,或者在路边顺手捡一个藏起来,到今天转个手就脱贫致富了。从此,拍卖行是全国山河一片红了,咚咚...
龙蜕──读书随感(之三)
作者:廖奔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交际能力  君主立宪  文艺作品  随感  王安石变法  社会力量  闭关自守  民主共和政体  心理障碍  文化心理 
描述:龙蜕──读书随感(之三)
文艺与“赶集”
作者:修远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红楼梦》  文艺市场  《少年维特之烦恼》  艺术作品  《红楼复梦》  《后西游记》  水浒外传  爱情悲剧  国民文化素质 
描述:文艺与“赶集”文/修远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看得正来劲,忽然炒出一部《纽约人在北京》来,叫人既惊讶又难于接受。“赶集”,是文艺市场里的一种常见现象,追溯起来,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后西游记》、《水浒外传》,都如此。最典型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高鹗续了...
《牡丹亭》二度创作赏鉴——沪、台、美三地《牡丹亭》演出之比较
作者:费泳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度创作  杜丽娘  汤显祖  舞台  演员表演  昆曲艺术  中国昆剧  牡丹亭  观众  柳梦梅 
描述:《牡丹亭》已流传四百余年了,是昆剧中最有代表性的剧目。自明代万历年间至今,几乎成了中国昆剧的发展缩影。杜丽娘这个“天下第一有情人”的艺术形象,不但给了传统社会的男女青年以极大的精神慰藉,即使在今天也依然感人至深。在世纪之交,人们给予这部名剧的关注超出了
回眸老舍——《正红旗下》改编的前前后后
作者:李龙云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正红旗下》  长篇小说  周作人  汤显祖  北京人艺  祖国大陆  吴晓铃  人生态度  《牡丹亭》  清明上河图 
描述:1985年,于是之在北京人艺接待两名海外作家,命我作陪。交谈中间,对方提到海外文化界留意到的一个现象,即:祖国大陆,现代文学史上曾经比较活跃的那些作家当中,1949年之后写作最勤、著述最丰的当属老舍,其次,是周作人。尽管他们两位的经历、性格、人生态度迥异。
玉叩斋随笔
作者:王家葵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医史博物馆  张大千  成都武侯祠  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师表  骨科医师  李瑞清  名医  招贴  随笔 
描述:张大千手书招贴张大千与中医界交往颇多,郫筒名医薛遂亭尝愈大千夫人产后痼疾,大千亲为题赠:“良医自是肱三折;盛事终当继八萧”。顷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见大千民国丁亥(1947年)为成都骨科名医罗禹田所书行医招贴“骨科医师罗禹田诊治处”,原件系八尺单条,字大径尺。大千早岁从曾农髯、李瑞清习字,曾
艺舟夜话(十四)
作者:万君超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家  书画鉴定  李瑞清  印章  斋日  辨真伪  道士  上海  年代  狭隘 
描述:书法家谭泽闿托友人杨钧收得清人刘墉书法两幅,然杨难定真伪,寄与谭氏自鉴。谭以示李瑞清、曾熙二人鉴定,李谓甲幅真,乙幅非;曾谓甲幅非,乙幅真。谭从李言,收甲幅,退乙幅。杨因致书与谭云:其书既不可辨真伪,何必收之?其书既可伪造,至于乱真,是其书无过人处,更不必收之也。
挥毫“游园梦”水墨《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水墨  水墨  游园惊梦  游园惊梦  昆曲艺术  昆曲艺术  中国美术  中国美术  美术馆  美术馆  汤显祖  汤显祖  中国画  中国画 
描述:戏剧绘画大师潘裕钰先生在爱慕美术馆展出了其创作的昆曲《牡丹亭》之游园惊梦的主要情节形象绘画。此次名为《游园惊梦——潘裕钰昆剧人物画艺术展》以中国画手法再现了汤显祖的名剧《牡丹亭》的重要篇章,在他的笔下,中国美术与昆曲艺术水乳交融,丹青水墨之中孕育出浓浓的戏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