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痛苦与觉醒的历程——论晏几道词
-
作者:黄振林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词 心灵痛苦 《小山词》 词人 优伶 舞女 扇底风 杨花 再考证 软玉温香
-
描述:发展轨迹。对千古流芳的精彩之句,反复吟味,固是欣赏词的妙处所在,但要从更深的层次上揣味词的意蕴,则定要高屋建瓴,把词人的整个创作,作为一个发展的动态系统进行考察。
-
晏几道和秦观的比较研究
-
作者:万斌生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苏拭 比较研究 秋蕊香 绍圣 柳永 旧党 《苕溪渔隐丛话》 歌妓 代表作家
-
描述:北宋著名词人秦观、晏几道,古今都有人拿他们做过比较研究。如清代冯煦曾说:“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①又清代刘熙载说“少游词有小晏之妍,其幽趣则过之。”②今人薛砺若在将晏几道和他父亲晏殊作了比较后说:“不过叔原的词,比较更觉风流妩媚些,更轻
-
晏殊《蝶恋花》和杜安世《端正好》二词比较分析
-
作者:龙希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比较分析 西风 燕子 离别苦 山长 长路 明月 “秋” 小令
-
描述:在浩瀚的词海中,我惊奇地读到了两首内容相似,构思相同的小令。这就是晏殊的《蝶恋花》和杜安世的《端正好》。现在,先将这两首词对照排录如下:
-
《珠玉词》新校笺本出版
-
作者:杜华平 文霞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校笺 汲古阁本 况周颐 晏殊 毛本 抚州地区 华平 允中 作品
-
描述:晏殊《珠玉词》况周颐称为花中之牡丹,而一个多世纪来,除了吴讷《百家词》本和毛氏汲古阁本外,一直没有新的校笺本出现。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吴林抒校签的《珠玉词》,填补了这一空白。
-
《珠玉词》的名对和《小山词》的婉字法
-
作者:朱槿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小山词》 字法 晏殊 元献 浅情 亭台 夕阳 《南乡子》 江南
-
描述:晏殊的《珠玉词》中有一篇叫《浣溪沙》的名词。全文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
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恨——析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
作者:席倬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思妇 山长 明月 西风 南唐词 冯延巳 深秋季节 北宋 离情别绪
-
描述:晏殊是北宋倚声家初祖,开北宋一代风气。五代南唐词人冯延巳对他的影响极深。他的词是五代词的继承和发展。从他所作的《珠玉词》中,我们可以看到,晏殊善于写即景抒情的小词,善于用清丽而不浓艳的词语构成情景交融的画面,委婉而含蓄地表达深邃旷达的思想感情。他的词写得十分精巧而有韵致。
-
痴情无限 愁恨不已——晏几道《思远人》浅析
-
作者:王文鹏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闺妇 晏几道 远人 愁情 研墨 小山词 形象感 小令 深婉含蓄 白描
-
描述:晏几道一生心血性情,都表现在诗词创作中。小山词接受南唐白描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蹑步温(庭筠)、韦(庄),具有精雕细琢,用色浓艳的特点,是小令当行。由于他平生遭遇变放,作品中常常流露出颓丧没落的感喟。下面就他的词《思远人》作点浅析。词云:
-
值得一读的《珠玉词》校笺本
-
作者:江安燕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校笺 晏殊 词牌 吴本 春葱 抄本 毛晋汲古阁 韵文 飞绕
-
描述:晏殊《珠玉词》在历史的长河近千年中,有过十二种版本,但因为历来将词视为小技,故集中多不刻词。即使有单刻本行之于世,亦随刻随佚,很少有人珍藏,所以,词集流传至今者较少,有一些流传的词集又多残缺错乱,尚无一完善之本。
-
略述汤显祖晚年在临川奋战的事迹
-
作者:罗传奇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 略述 万历 诗文集 海盐腔 戏曲家 《邯郸记》 戏曲文学 汤显祖戏剧
-
描述:明代伟大的戏曲家汤显祖(1550——1616)从万历二十六年(1598)春天弃官回到家乡临川,到万历四十四年(1616)六月十六日逝世,家居长达十八年之久。这段时期,是汤显祖戏剧文学创作和从事演出活动的黄金时期,是他才华迸发的时期,也是他贡献最大的时期。汤显祖之所以在我国文学
-
蒋士铨笔下的汤显祖
-
作者:邹自振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蒋士铨 娄江 “四梦” 戏曲家 《牡丹亭》 卢生 杜丽娘 霍小玉
-
描述:自我国戏曲史上彪炳千古的不朽之作——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还魂记》、《南柯梦记》、《邯郸梦记》)问世以后,后世不乏学汤为人者。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的蒋士铨,就是在人品上仰慕汤显祖,在创作上追步临川遗风的著名戏曲家和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