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8)
报纸(2)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9)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2)
2013(2)
2012(1)
2009(4)
2008(4)
2007(3)
2006(1)
1997(1)
1994(1)
1991(2)
按来源分组
收藏.拍卖(2)
文学自由谈(1)
中州今古(1)
文献(1)
收藏(1)
当代广西(1)
国际人才交流(1)
文艺研究(1)
当代人(1)
武汉晨报(1)
三宋中期王安石学校教育改革述论
作者:张春生 刘国永  来源: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三经新义》  熙丰变法 
描述:王安石在北宋中期对学校教育的改革是熙丰变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改革中,王安石试图克服科举取士之弊,强调经世致用,对宋代的学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利空由量变到质变 大盘中期趋势逆转
作者:暂无 来源:桂林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利空由量变到质变 大盘中期趋势逆转
历史上最早记载《三字经》的文献:《三字经》成书于南宋中期新说
作者:张如安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桂氏《家训》  《三字经》  王应麟 
描述:现知《三字经》最早的流传地区,慈溪桂氏家族最早将《三字经》列为蒙学教材用以教育子弟。
北宋中期的一场儒法大论战——论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斗争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北宋中期  大地主阶级  宋神宗  反变法派  北宋王朝  资治通鉴  儒法  政治斗争 
描述:所执行的路线不同。司
中期镇守中官陈道在福建的活动
作者:陈怡行  来源:政大史粹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镇守中官  福州  陈道  城市公共事务  知识份子 
描述:、災後重建、管理地方軍事、協調地方官員,並從事地方志編纂等文化事業。陳道不僅與地方官員及知識份子相處融洽,還積極參與各項城市公共事務。透過所參與活動的動機分析,發現鎮守中官實為聯繫宮廷、中央與地方的重要環節,並且處於明代地方政治運作的關鍵位置。由於宦官全面滲透到明代政治各個環節的過程,引起知識份子一連串的反彈聲浪,最終導致宦官從地方回到宮廷,相關紀錄也遭到清除。從陳道案例研究可以得知,鎮守中官已是運作成熟的政治制度,才有可能在福州從事如此豐富多元的公共事務。
北宋中期的一场儒法大论战:论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斗争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师大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北宋中期  大地主阶级  宋神宗  反变法派  北宋王朝  资治通鉴  儒法  政治斗争 
描述:执行的路线不同。司
北宋中期词坛的一支异军:范欧王苏词略论:[范仲淹、欧阳修、
作者:唐骥  来源:太行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词  文学研究  中国 
描述:北宋中期词坛的一支异军:范欧王苏词略论:[范仲淹、欧阳修、
论马祖常之诗文与虞集等人之唱答诗——兼论元代中期文风
作者:张文澍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  西域  雍古部  马祖常 
描述:贯等当时一流作家与他的唱和之作,勾勒出马祖常的创作个性及与其他身处元代中期的作家所共有的文风共性。
文话的兴起与南宋中期文章骈散的对峙:以朱熹、李刘为例
作者:莫山洪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话  文话  骈散  骈散  朱熹  朱熹  李刘  李刘  四六  四六 
描述:宋代文话的兴起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现象。王钅至等人的四六话在一定程度上对四六创作具有指导意义。南宋朱熹承认古文与四六并行现象的存在,但是认为四六在古文之下。作为南宋四六大家,李刘四六形成了程式化的文章体制,由此也带来新一轮的骈散相争。
读《宋史·张方平傅》:北宋中期士人交际论考(一)
作者:王智勇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张方平  北宋中期  文化研究  宋史  士人  范仲淹  政治主张  王二  宋代 
描述:《宋史·张方平传》云:(张方平)守宋都日,富弼自亳移汝,过见之曰:"人固难知也。"方平曰:"谓王安石乎,亦豈难知者!"方平倾知皇祐贡举,或稱其文学,辟以考校。即入院,凡院中之事,皆欲纷更。方平恶其人,檄使出,自是未嘗与语也!弼有愧色,蓋弼素亦善安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