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锋的后裔,孤独的行者:评李浩和他的小说
-
作者:邵燕君 来源:文学界(专辑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 文学期刊 写作 碎玻璃 孤独 作品 后裔 纯文学 点评 作家
-
描述:关注李浩是因为他的《碎玻璃》。那一年(2004年)我们北京大学当代最新作品点评论坛刚刚成立,开始对十几种主流文学期刊发表的小说进行全方位的追踪点评,发现文学期刊这个很多人已转身离去的领地果然满目荒芜。沮丧中,《碎玻璃》让人眼前
-
评郑玄以“周礼”为宗通群经异说
-
作者:周伟 来源:网络财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周礼” 通
-
描述:东汉时期中国进入了中古时期的民族格局大变动时期,在哲学上也存在着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之争。为了稳定思想,东汉政权极力调和以通融于各家学说,于汉章帝时会诸儒于白虎观讲《五经》同异。至汉顺帝时,郑玄以周礼为依据,平衡群经之异,成为经学史上的集大成者。
-
浙江省玉环话微探
-
作者:蒋晓晓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浙江省 玉环 语音系统 语法 形容词 描写 主要内容 语词特点 音变现象 研究方法 小称变调 文章 文化意义 体貌系统 特色词语 舒声促化 入声舒化 民俗风情 论文选题 连读变调
-
描述:变现象。 第三章“玉环话语词特点”。介绍了玉环特色词语、俗语、詈语并对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进行分析。它们都是考察地方民俗风情的“活化石”。 第四章“玉环话词法研究”。本章是对玉环话的语法进行研究的一章,描写了玉环话里的附缀式形容词、形容词性结构、代词、助词、否定词。 第五章“玉环话的体貌系统”。对玉环话的体貌进行了描写。 第六章“总结”。对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作了陈述。
-
沙溢演《牡丹亭》不惧唱戏携手孙菲菲主演同名电视剧,明年5月
-
作者:暂无 来源:新京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刘玮 实习生文乃斐)随着《红楼梦》等四大名著的电视翻拍掀起了古典文学翻拍热,戏曲四大名著之一的《牡丹亭》也即将被搬上电视荧屏。昨日,改编自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的同名电视剧举行了开机发布会。该剧由沙溢和孙菲菲主演,预计明年5月份开播。 电视剧中孙菲菲饰演敢于冲破约束、私出游园
-
登庐山(外一首)
-
作者:毛泽东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庐山 桃花源 黄鹤
-
描述: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
忆昔
-
作者:陈春燕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由自在 黄鹤 守护
-
描述:灵巧的工匠建造了我。然……一只黄鹤却造就了我的永存。它,原本是一只再普通不过的黄鹤了。它自由自在地在蓝天翱翔。而我,也只不过是座暗淡无光的楼宇罢了,只能静静地在地面守护着。我们的世界不曾交错,而我
-
《心理学探新》二○○九年总目录
-
作者:暂无 来源:心理学探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环境心理学 大学生 理论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 研究现状 模糊决策 黄希庭 自我概念 影响因素 内隐态度
-
描述:《心理学探新》二○○九年总目录
-
明清文人与昆曲发展三探
-
作者:刘红 来源:作家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文人 昆曲 发展 推动 文人士大夫 知识分子 魏良辅 昆山腔 家班 汤显祖
-
描述:明清知识分子在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提高了对民间文艺的认识,不少文人热爱昆曲,视之为寄托情志的载体和施展才华的媒介,文人士大夫对昆曲的喜爱,推动了昆曲的兴盛发展,使昆曲在艺术上达到相当成熟的境地
-
回归根柢辟开新路——评向志柱《胡文焕〈胡氏粹编〉研究》
-
作者:任美衡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著者 诙谐文 学术研究 文学史 古代小说 文学研究 研究者 新探讨 学术创新 牡丹亭
-
描述:在经过近三年艰苦的写作及修订之后,向志柱推出了他的首部学术专著--<胡文焕〈胡氏粹编〉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第一版).
-
生死可越,有何不可越 评坂东玉三郎主演的中日版昆剧《牡丹
-
作者:方军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剧 中日 生死 主演 中国北京 杜丽娘 歌舞伎
-
描述:中日版昆剧《牡丹亭》继在日本京都,中国北京、苏州等地公演后,于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首次在沪亮相。被誉为日本梅兰芳的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出演杜丽娘。有人曾问,若有一天,杜丽娘由一个外国人来演,那将会是怎样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