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乘高铁自武汉归岳阳
-
作者:溪翁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岳阳 武汉 铁 黄鹤
-
描述:不乘黄鹤乘高铁,新楚风光一路观。 锦绣城乡窗外掠,激情旅伴座中欢。
-
《牡丹亭》“下场集唐诗”艺术价值微探
-
作者:何敏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下场集唐诗 下场集唐诗 至情 至情 唐诗 唐诗 互文性 互文性
-
描述:《牡丹亭》全本共五十五出,有下场集唐诗共计54首。早在元代杂剧和南戏中都已经有了下场诗。虽然诗歌与剧情有所关联,但诗歌的更多文学功用并没有得到体现。本文拟以这54首下场集唐诗作为研究对象,突破以往文人对集句诗的偏见,分析它们在叙事文学作品中作为诗歌的艺术价值。
-
再探《登高》彰显的诗圣魅力
-
作者:张燕 来源:新课程(中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登高》 诗圣 七言律诗 代表作品 思想内容 胡应麟 批评家 鉴赏性
-
描述:诗圣杜甫的《登高》被视为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明代批评家胡应麟更是称其为“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首诗名家行家对它的分析、鉴赏性文字颇多。本文试就此诗的对仗艺术及思想内容两个方面做一番剖析,意从这两个方面再来探知诗圣的魅力。
-
《牡丹亭》出评(下)
-
作者:邹自振 董瑞兰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思想 思想 艺术 艺术 评析 评析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清传奇的瑰宝,也是中国昆曲的第一代表作。鉴于《牡丹亭》问世四百年来尚未有人对剧作进行过每出详尽的评析(今人黄竹山评注本有每出"短评";赵山林有选评本),我们不揣谫陋,试做"出评
-
青花瓷上的一帘幽梦
-
作者:刘明杉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上海博物馆 顺治时期 价值观 杜丽娘 钱塘江 月洞门 柳梦梅 瓷器
-
描述:小小先与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的宰相之子阮郁相爱,并以诗盟誓:"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然而他却在家庭的压力下抛弃了她,阮郁成了苏小小心中解不开的结。
-
山里山外
-
作者:罗晓航 王晓萍 来源:音乐大观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鱼 手拉手 黄鹤 计划 老师
-
描述:山里山外
-
蜗牛的笑
-
作者:王瑞祥 贾敏 来源:音乐生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蜗牛 黄鹤 猴子 充满 烦恼
-
描述:蜗牛的笑
-
苏轼错评“满地金”
-
作者:慕秋 来源:老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王安石 苏轼 菊花 宰相 西风 黄花 黄州 园林 耐寒
-
描述:有一天,苏东坡去拜访宰相王安石,碰巧王安石不在家。他看到王安石的书房案上有一首咏菊的诗。这首诗没有写完,只写了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堂堂宰相,怎么会作出这样
-
晏几道《小山词》艺术手法微探
-
作者:陈秋蓉 来源:作家(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小山词》 艺术手法
-
描述:在名家辈出的宋初词坛,晏几道以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的典雅风格和“秀气胜韵,得之天然”的清丽词风冠盖一时。本文从艺术手法的角度来分析《小山词》,通过分析晏几道化用前人诗句、语浅情深、寓以诗人句法和蒙太奇的艺术手法几方面来感受《小山词》的艺术成就。
-
“七”体创作一转关:宋元“七”辞新变浅探
-
作者:孙科镂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倾向 柳宗元 文学实践 宋元 新变 宋濂 晁补之 群体化 题材 王应麟
-
描述:彻底断绝;而后,"七"体创作虽在蒙人入主中原百年的大多数时候,惨淡经营,但元末,宋濂诸人的文学实践却直接点燃了吴讷身后,明清六百余年"七"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