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49)
报纸(193)
图书(122)
学位论文(93)
会议论文(5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051)
地方风物 (26)
红色文化 (13)
地方文献 (12)
文化溯源 (4)
宗教集要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225)
2013(96)
2011(137)
2010(114)
1985(36)
1984(26)
1983(34)
1980(12)
1960(11)
1936(12)
按来源分组
知识窗(2)
当代职校生(2)
新华社新闻稿(2)
作文升级(1)
乡镇论坛(1)
青少年日记(1)
公民与法治(1)
人事天地:人才资讯(1)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1)
青春期健康(1)
西周农业税法考
作者:马宗申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  农业税制  农业税法  自由民  土地私有制  余夫  周礼  奴隶制  生活源泉  孟子 
描述:“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即国家)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捐税是以前的氏族社会完全没有的”。
拜和再拜
作者:江龙山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稽首  空首  涵义  荀子集解  解释  周礼  王先谦  古代汉语  古文  礼节 
描述:“再拜”一语常见于古文中,表示一种恭敬的礼节,然而它的确切的涵义却往往被人所忽略。要彻底弄清什么是“再拜”,必须首先弄清什么是“拜”。拜的涵义非常复杂,古代有九种拜法。《周礼·春官·大祝》:
中国农业科技史年表(三)
作者:闵宗殿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元前  吕氏春秋  周礼  春秋战国  编者按  左传  孟子  郑玄注  植物生长  铁器 
描述:~~
会平市鈢补释
作者:石志廉  来源:中国历史文物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平市  历史博物馆  战国  补释  周礼  展成  量度  汉代  用途  管理制度 
描述:而行市,以量度成贾而徵(亻賣),以质剂结信而止讼,以贾民禁伪而除诈,以刑罚禁(武虎)而去盗,以泉府同货而敛赊。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略论“读若”
作者:谢纪锋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若  说文解字  注音法  注音方法  周礼  比况性  直音  假借  反切  通假字 
描述:读若又作读如,是反切产生之前的一种注音方法,带有比况性质,其出现比直音注音法略早。东汉经学大师常用这种方法为汉字注音,《说文解字》除了利用谐声偏旁标示读音以外,也大量使用读若方法注音。比如:《周礼
十一、漆车与栈车
作者:周绍绳  来源:涂料工业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等级制度  春秋时期  油漆涂饰  战国时期  车辆  玩具车  自行车  周代  周礼  古代 
描述:周礼·春官·巾车》叙述了当时天子乘坐的车分“五路”:一曰“玉路”,二曰“金路”,三曰“象路”,四曰“革路”,五曰
货郎鼓又摇响了
作者:惠广棕  来源:乐器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明清时代  大司乐  流动商  演变  周代  雅乐  周礼  祭仪  宗庙 
描述:作为招徕客户的讯号工具,故此改名为货郎鼓。现代的货郎鼓有两种:一种是柄上穿着框高7厘米、直径14厘米的小鼓一个;另一种是柄上除穿小鼓一个外,在鼓上还穿有直径8厘米的铜锣一面。将它旋转摆动起来,同时具有敲锣打鼓之声,饶
周代兵制初论
作者:徐喜辰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奴隶主贵族  周礼  野人  军队  周代  公社  兵制  西周时期  周公东征 
描述:周初的这种分封是一种武装驻防事业,目的在于作为周王室的助手,以监视被征服的各族人民,实际上具有武装殖民性质。
“即鹿无虞”解
作者:夏来郁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研究  山林  解释者  义通  周易  子机  周礼  困难  君子  指点 
描述:麓";又释"吝"为"困难".那么"虞"又该作何解释呢?它与"麓"的关系呢?《周礼》载:古时,对山林川泽都设官掌之,分别叫作虞、衡.谓山林川泽有藩界,别其地以限
北京图书馆藏善本书叙录(四)
作者:李致忠  来源:文献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图书馆  礼记正义  杨守敬  绍兴  南宋中叶  杭州地区  浙东  周礼  孔颖达  注疏 
描述:尚书正义二十卷唐孔颖达撰南宋初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卷七至卷八,卷十九至卷二十配日本影宋抄本) 杨守敬跋。此本匡高21.5厘米,广15.5厘米。每半叶八行,每行十六、十七、十九字不等。白口,左右双边。此为《尚书》经、注、单疏合刻第一本。但它究竟刻于何时,出自谁手,历来说法是不尽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