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史”与“志”应有区别
-
作者:陈光贻 来源:图书馆杂志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方史 地方志 体例 区别 章学诚 连续性 方志学 周礼 王世贞 渊源
-
描述:掌邦国四方之志”。梁启
-
乡遂制度与周代社会性质
-
作者:祝中熹 来源:青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遂制度 社会性质 农村公社 村社 周代 经济结构 周礼 居民 土地 井田制
-
描述:畿内有六乡六遂;各邦国的乡遂数目因该国地位、规模的大小而多少不等:公国有三乡三
-
先秦战车制度考述
-
作者:杨英杰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战车 先秦 春秋时代 主要形式 考述 左传 制度 西周 战争特点 周礼
-
描述:据文献记载,在西周、春秋时代,车战是战争的主要形式。当时军队的编制、战略、战术和武器装备等都依战车而制定。因此,考核先秦的战车制度,对于了解研究实行过车战这一历史时期的战争特点、战争方式、军事学和军事史等方面是重要的关节。
-
《(夏)小正》校释
-
作者:张汝舟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校释 说文 尔雅 王引之 尧典 经文 贵州 毛传 郑注 周礼
-
描述:能通者,非汉人所能为。但已误认“小正”为夏正,必在三正论流行之后,却绝无
-
“乡人”释
-
作者:郭剑东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行政组织 论战 周礼 相符合 居民 史实 史籍 课本 上古 注释
-
描述:行政组织那么“乡人”又是什么呢?可以有二解:其一,是同在
-
孔子反对铸刑鼎就是反对成文法吗?
-
作者:俞荣根 来源:政治与法律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文法 孔子 反对 地主阶级 法治 左传 周礼 悬法 考察 证明
-
描述:人们常用孔子反对晋铸刑鼎的事证明孔子反对成文法,反对“法治”。诚然,孔子在晋铸刑鼎后说过“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和“民在鼎矣,何以尊贵”的话,但对他讥铸刑鼎一事应当作历史的考察和具体的分析。如,《周礼
-
中国图书目录学史料(一)
-
作者:王重民 来源:图书馆学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图书文献 主要任务 文书 保藏 御史大夫 周礼 商周时代 史官 三皇五帝 外史
-
描述:第一、周礼春官宗伯的五史按史官在商周时代的统治政府中,都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管理文书,即担任起草、宣读并保藏那些图书文献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统治剥削阶级对于劳动人民的压榨愈严酷
-
从西周的君臣关系再释“八佾”
-
作者:李启谦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君臣关系 季氏 周礼 西周 专制政体 原始社会 建国后 原始民主 君主专制 社会势力
-
描述:所建立的制度——周礼,必然是既有君主专制的成分,又有原始
-
晋文公“请隧”辨正
-
作者:彭益林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晋文公 诸侯 葬礼 左传 隧道 周礼 韦昭 周王室 南阳 乡遂制度
-
描述:古史、特别是晋国史的研究,应有一定的意义。
-
诗六义辨说
-
作者:彭声洪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义说 六诗 表现手法 毛诗序 三体 诗经 表现方法 周礼 三用 周代诗歌
-
描述:赋、比、兴、风、雅、颂,《毛诗序》称六义,《周礼》称“六诗”,于是后人对“六义”或“六诗”就产生了不同的解释。各家的解释虽不同,就其大略而论,基本上只有“六诗皆体”和“三体三用”两说。兹依次列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