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98)
报纸(219)
学位论文(15)
会议论文(4)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53)
非遗保护 (40)
地方文献 (25)
地方风物 (5)
红色文化 (5)
才乡教育 (4)
宗教集要 (4)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4(160)
2013(26)
2012(35)
2011(40)
2010(24)
2009(30)
2008(22)
2007(24)
2006(15)
1983(9)
按来源分组
抚州日报(10)
江西日报(3)
华东新闻(2)
江南论坛(1)
当代艺术(1)
文化艺术研究(1)
艺术.生活(1)
新经济导刊(1)
编辑之友(1)
文艺研究(1)
刘绍刚:不回馈社会,不配叫艺术家
作者:暂无 来源:山东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借着此次书画展开幕之机,刘绍刚先生做客本报“风雅”专刊编辑部,与记者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 记者 李解  “不回馈社会的, 不叫艺术家”  记者:刘老师您好,这次在采访
重新研究当前两类社会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访厦门大学原党委
作者:本刊记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矛盾  社会主义改造  相互关系  国有经济  政治经济学  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经济  劳动者  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 
描述:校教材一等奖;一部
理解历史的钥匙:《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一书前言
作者:马立诚  来源:文史月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方社会思潮  当代中国  社会主义思潮  自由主义  保守主义  历史事件  历史思想  王安石变法  钥匙  理解 
描述:思潮。
周礼全自然语言逻辑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考察
作者:向钘  来源:毕节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全  自然语言逻辑  社会历史条件  考察 
描述:的方针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逻辑学学科发展的重视和鼓励下,在1957年之后的反右风暴和1958年至1960年"左"倾错误泛滥的夹缝中酝酿形成的,是20世纪50至60年代的逻辑大讨论中产生的一个杰出的思想成果。
广昌孟戏:濒危“遗”困局待解陈厚兴刘生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广昌孟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我国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部分
“俱才子不能道”:《才子牡丹亭》批评视野下的《疑雨集》与
作者:耿传友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批评视野  批评视野  点校  点校  文学思潮  文学思潮  杜丽娘  杜丽娘  夫妇  夫妇  戏曲  戏曲  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  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 
描述:把王彦泓的《疑雨集》与汤显祖的《牡丹亭》相提并论,看起来似乎有点不伦不类,按一般的看法他们相去甚远:在目前通行的文学史著作中,《牡丹亭》都被作为第一流的作品加以介绍,而对《疑雨集》却很少提及。吴震生、程琼夫妇合作完成的《才子牡丹
天上“黄鹤”凡间“黄鹄”:对《蜀道难》文下注释的质疑
作者:徐小华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蜀道难  黄鹤  李白  注释  道教  元丹丘  道家思想  天鹅  诗词  诗歌 
描述:李白的诗《蜀道难》中有这样一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苏教版必修四课下注释是这样的:黄鹤即黄鹄,善飞的大鸟。我对此注释不敢苟同。我认为此处的"黄鹤"是作者有意选择的一个物象,黄鹤就是传说中仙人驾鹤上天中的黄鹤,李白不仅借此来表
叔在古代长辈最早只是一种仅次于“箭”“戈”的武器□刘绍义
作者:刘绍义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叔”字:“父亲的弟弟或称呼跟父亲辈份相同而年纪较小的男子。”但在古代,“叔”字丝毫没有叔意,没有一点长辈的意思。 “叔”字最早只是一种武器,一种仅次于“箭”“戈”的战争武器。这一点我们从甲骨文的字形中也能看得出来,“叔”字左边是个“箭头”,下面系着“绳索”,像戈射之缴,中
市政协委员、社科院劳动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胡苏云:
作者:暂无 来源:劳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针对上海养老金缺口,各方对已出台的“柔性退休”政策给予厚望。推迟领取养老金, 能否在短期内减轻上海养老金总盘子的压力?胡苏云告诉记者,客观来看,这一块的缓解作 用有限。“延迟退休涉及企业和员工双方的意愿,企业有需求,员工有愿望,才能达成一致。 目前来看,这一政策只能涉及相当小一部分人,相比偌大的养
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后,空间站建设成为社会关注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纵览2011年,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可谓是全年科技事件中的“翘楚”,中国也离自己的空间站更近了一步。目前,我国空间站建设进展如何?空间站的建设将会给我国科技发展和百姓生活带来哪些“革命性”影响?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我国空间站系统论证专家杨宏。 交会对接成功——奠定空间站建设技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