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己有耻”
-
作者:朱珊 来源:学海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羞耻感 行己有耻 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 知耻 道德教育 耻感文化 陆九渊 真正意义 传统道德
-
描述:中国文化以伦理见长,古代"三不朽"中,首重"立德"。千百年来,层累厚积,形成了广博深厚的美德传统,成为我们今天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这里选取诚信、修身、重耻、慈善四个论题,作一初步探讨,希望引起学界和社会的进一步关注。
-
剧毒农药种生姜与集体投毒何异
-
作者:暂无 来源:西部商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周稀银
山东潍坊有姜农滥用神农丹遭曝光,当地农民对神农丹的危害性都心知肚明,他们自己根本不吃。专家称,滥用神农丹会造成生姜中农药残留超标,还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5月6日《新京报》)
无独有偶,去年6月也有记者调查发现,山东烟台红富士苹果被套着违禁药品退菌特和福美胂的药袋包裹长大,我们“天天一只
-
多地温商集体“正名”维护形象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早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早报记者 张刘涛
14年前,温州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在杭州一把火烧了2000双假冒温州名牌的伪劣皮鞋。现在,又有温州商人为了温商名誉站出来——为了一段“温州老板跑路”的叫卖录音。
为了抗议成都部分商贩用诋毁温州商人形象的录音推销“三无”产品,数百名在川温商进行维权。
同时,四川温州商会还向全国
-
国家形象应是公民形象的集体映射
-
作者:暂无 来源:华西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国家形象应是公民形象的集体映射
-
《歌唱祖国》半世纪前的隐衷:“应是集体创造”
-
作者:暂无 来源:贵阳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歌唱祖国》半世纪前的隐衷:“应是集体创造”
-
“集体停工”应是劳资谈判的合法筹码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保险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集体停工”应是劳资谈判的合法筹码
-
教工住宅建设应是国家、集体、个人共同负担的事业
-
作者:张鹰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集资建房 黑龙江大学 教工住宅 学校 住房面积 个人投资 住宅建设 平方米 居住条件 职工住宅
-
描述:该校可基本上解决无房户的问题;1994年,已有住房的职工的居住条件会得到继续改善;到1995年,学校教工住房面积有望达到人均8平方米。黑龙江大学在集资建房中,本着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共同负担
-
集体备课中的三个“不应是”
-
作者:吴民益 来源:教育科学论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集体备课 思维指向 有效形式 专业发展 求同 教师
-
描述: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互相合作和专业发展的有效形式。然而在实践中,它未能产生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在集体备课中应注意三点。
-
集体企业改革重点应是恢复合作制
-
作者:晁闻 来源:学理论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股份合作制 合作制原则 集体企业 股份制企业 改革重点 恢复 企业改革 调动职工积极性 集体经济 规范化
-
描述:有同志讲,股份合作制是深化集体企业改革的突破口。我赞成这个说法。但必须明确,在集体经济中推行股份合作制是为了改变"二国营"模式,恢复合作制原则,调动职工积极性,办好集体企业,而不是搞规范化的股份制。
-
浅论《牡丹亭》的悲剧意识
-
作者:赵亚明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悲剧意识 悲剧意识 审美 审美
-
描述:《牡丹亭》作为戏曲史上的一部代表作,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其中,悲剧意识是该部作品的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在杜丽娘的日常生活中,在她为情而死以及为情而生方面,都体现了作品的悲剧之美。同时,悲剧意识也有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