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57)
报纸(104)
学位论文(4)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18)
地方文献 (17)
非遗保护 (12)
地方风物 (9)
宗教集要 (7)
红色文化 (2)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4(55)
2013(22)
2010(19)
2008(21)
2007(18)
2001(8)
1999(5)
1998(2)
1988(1)
1987(2)
按来源分组
意林(2)
半月选读(1)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
经济参考报(1)
江西日报(1)
中学生百科(1)
东西南北(1)
新世纪周刊(1)
祝您健康(1)
上海采风(1)
乐史,抚州第一个进士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晚报特约撰稿人杨友祥 乐史(930-1007年),字子正,宜黄县黄陂霍源村人。他不但是北宋著名学者、地理学家、传奇作家、文学家和方志学家,还是抚州历史上第一个进士。 两次进士及第 乐史自幼
与自卑较量:解构苏曼殊
作者:张娟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曼殊  解构  自卑  私塾教育  日本人  六榕寺  曹洞宗 
描述:苏曼殊,原籍香山县沥溪村(今属珠海),原名戬,字子谷,后改名元(玄)瑛,曼殊是他的法号。苏曼殊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英国茶行的香山籍买办,母亲是日本人。六岁时开始在沥溪接受私塾教育,十三岁
王安石与双喜字的来历
作者:暂无 来源:内蒙古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话说王安石年轻时赴京赶考,半路上遇见一个富户人家在用对诗的方法选女婿。许多人围在那里,有看热闹的,有真想给人家当女婿的,但就是没有一个人对上诗来。 王安石凑上去细一打听,原来,这诗的上联是小姐自己出的,求对下联。上联写道;“天连碧树春滋雨,雨滋春树碧连天。”王安石心想,这位小姐还有几分文才,不觉已有
王安石喜做双喜
作者:白云  来源:人才资源开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连花香红满地.”求对上联.王安石灵机一动,对道:“天连碧树春滋雨,雨滋春树碧连天.”主考官言大喜,十分赞赏.
迷演《牡丹亭》的日本男人
作者:暂无 来源:武汉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迷演《牡丹亭》的日本男人 年近花甲的坂东玉三郎,将16岁的杜丽娘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演绎出真正中国传统的写意之美。这位日本国宝级的歌舞伎大师不仅是“女形”在当代
永远的男人形象 男人是女人不老的话题,你所向往的追求男人
作者:暂无 来源:美与时代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永远的男人形象 男人是女人不老的话题,你所向往的追求男人
临川致力打造文化名片
作者:刘力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临川  文化名片  文化事业  新农村建设  资源共享系统  图书信息  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工程  文化广场  抚州市 
描述:临川致力打造文化名片
淮北名片之一:相山公园
作者:暂无 来源:淮北晨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这是立冬后的第一场雨。 雨不大,沙沙响,打在树叶上的声音。落在地上有些沉闷,几乎没有什么声音,开始时路人不在意,雨落在身上挺舒坦,因为好久不下雨了,甚至有人欢天喜地起来,仰起头,看天,眼睛明亮起来。此刻,空气湿润起来,走在相山公园的树林间,小雨下着,呼吸着新鲜空气,心里舒畅极了!所以许多人并不躲,
汤显祖——丽水的一张文化名片
作者:朱睦卿  来源:中国大地出版社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2005年春天,正是大江南北桃红柳绿之时,由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精心打造,海峡两岸艺术家合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在两岸同时上演,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两岸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掀起了一股“牡丹亭热”。白先勇先生先后率团到苏州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演出,在青年学子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生态文明应是海区名片
作者:暂无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生态文明应是海区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