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始皇何处泄王气
-
作者:刘宗意 来源:紫金岁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九华山 始皇 王气 《建康实录》 玄武湖 秦淮河 北极 金陵 《太平寰宇记》 充分条件
-
描述:秦始皇何处泄王气QINSHIHUAZGHECHUXIEWAZGQI文/刘宗意图/周黎明编者按:传统观点认为,秦始皇曾泄金陵王气于方山,本文作者提出了新的见解,供参考。南京古代传说:秦始皇东巡路过金陵
-
试论杜诗之“气”
-
作者:卢燕平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杜诗 宋人 风雅 诗话 诗集 含混 诗说 苏辙 王安石
-
描述:令《读老杜诗集》 :“气吞风雅妙无伦”⑤ ,都是所见略同。宋人在用“气”这个概念评论杜甫诗时 ,又多有元气浑茫之类的说法 ,如田锡“飞动混茫”⑥ 、张伯玉“词含混沌来”⑦ 、韩维“元气混浩神无方
-
酒·色·财·气
-
作者:张国学 来源:思维与智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理想追求 纲常伦理 为人处事 开拓精神 积极入世 苏轼 阶级地位 淡泊名利 勇于进取
-
描述:酒·色·财·气
-
从罗近溪「一阳之气」观念看汤显祖的「气」论思想
-
作者:张美娟 来源:淡江人文社会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一阳之气 气論思想 汤显祖 羅近溪
-
描述:从罗近溪「一阳之气」观念看汤显祖的「气」论思想
-
凤兮凤兮何去来——从《论语》看孔子的仕隐情结
-
作者:孟庆茹 来源: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仕隐情结 道 周礼 仁政
-
描述:《论语》记载了孔子对隐逸问题的深刻思考。孔子的基本仕隐观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但救世精神及仁政理想又使孔子突破其仕隐观的束缚,积极求仕。最后,孔子在理想成空的情况下怀道归隐。使孔子实现从仕
-
兼综儒道 贯通天人——论王安石“天生人成”的哲学思想
-
作者:程梅花 来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 天道 人道 无为 有为 天生人成
-
描述:“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
王安石新学哲学的创立
-
作者:张立文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新学 太极 道 性命 新故相除
-
描述:乐结合并当于理的情之发动;再次,王安石提出新故相除说,不仅明确万物运动变化的趋势,亦是其变法的理论支撑。王安石的性命之理、道德之意为理体学的开创起着推动的作用,其《三经新义》亦开出转训诂之学为义理之学的先风。
-
“警车开道”的历史气场
-
作者:宁稼雨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封建特权 警车 表现形式 气场 等级思想 历史 孔子 现代化社会 观念 周礼
-
描述:得畅道,此曰“鸣锣开道”。如今,没有了鸣锣开道,却时常能看到警车开路,没有回避的虎头牌和皂隶,却出现了凶悍的警员和“靠边、让开”等尖厉的警车语言。 背后根深蒂固的特权文化 追根溯源,还是我们国家专制
-
陆象山并未否定客观世界及其物质存在和变化
-
作者:余雪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 道 理 理 本 本 末 末 始 始 终 终 无穷 无穷
-
描述:陆象山以“心”为观察、探索宇宙的枢纽.承认客观世界及万事万物的物质变化,即“道”和“理”,顾之则吉,逆之则凶。客观的物质变化,加之不可,损之不可,改之不可,舍之不可,要人自理会。
-
地幔去气与铀成矿的关系
-
作者:刘雷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CO_2 地慢去气 矿化剂 构造特征 流体包裹体 铀成矿作用 相山铀矿床
-
描述:组成特征以及热力学计算等方面对地幔去气特征、过程以及其与
铀矿化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本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
1、 构造活动对成矿过程起到重要作用。区域深大断裂构造、幔源岩浆活动和碱
交代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