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陆九渊心学思想探微:以朱陆交往为线索
作者:丁国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朱熹  交往  本心   
描述:——恒、损、益、困——井、巽,在本心从呈现到扩充再到成己成物的过程中,君子以达身修之效,进而建平治天下之功。 南康之会,象山以“辨志”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以明自身学术为儒门正宗,同时辨明求
王安石的本体论建构及其特点
作者:肖永明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本体论    儒学  之学 
描述:为了回应佛之学的挑战、复兴儒学 ,王安石在批判、否定佛空无学说的同时 ,提出了其本体论 ,并力图由天及人 ,从本体出发对儒家的纲常名教作出论证。但是其本体论建构的特点是以人法天而非天人合一
象山心学与老子思想之辨异
作者:吴兆军 杨国祥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老子  心学    自然 
描述:象山心学的核心是“心即理”,老子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无为”,以“自然”作为参照,二者的哲学本质、形态、属性、功能和旨趣都迥然有异,总体而言,象山心学以儒家思想为宗,体现了浓厚的人本主义,老子思想为道家思想精髓,体现了深刻的自然主义。象山心学与老子思想各成体系,屹然同为圣贤的气象。
凤兮凤兮何去来——从《论语》看孔子的仕隐情结
作者:孟庆茹  来源: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仕隐情结    周礼  仁政 
描述:《论语》记载了孔子对隐逸问题的深刻思考。孔子的基本仕隐观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但救世精神及仁政理想又使孔子突破其仕隐观的束缚,积极求仕。最后,孔子在理想成空的情况下怀归隐。使孔子实现从仕
兼综儒道 贯通天人——论王安石“天生人成”的哲学思想
作者:程梅花  来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道  人道  无为  有为  天生人成 
描述:“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新学哲学的创立
作者:张立文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新学  太极    性命  新故相除 
描述:乐结合并当于理的情之发动;再次,王安石提出新故相除说,不仅明确万物运动变化的趋势,亦是其变法的理论支撑。王安石的性命之理、道德之意为理体学的开创起着推动的作用,其《三经新义》亦开出转训诂之学为义理之学的先风。
王英水库开闸放水抗大旱安22万居民“解渴”
作者:赵忠志  来源:南鄂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记者赵忠志通讯员林原 本报讯昨日上午,记者在鄂南第一渠——阳武渠首闸看到,王英水库库水源源不断流入田间。据了解,4月份以来,鄂东南、鄂南地区降雨较往年平均偏少了2-3成,一季度降雨量仅为90多毫米,加上持续高温,部分地区旱情严重,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人畜饮水困难。针对严峻的旱情,省王英水
陆象山并未否定客观世界及其物质存在和变化
作者:余雪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穷  无穷 
描述:陆象山以“心”为观察、探索宇宙的枢纽.承认客观世界及万事万物的物质变化,即“”和“理”,顾之则吉,逆之则凶。客观的物质变化,加之不可,损之不可,改之不可,舍之不可,要人自理会。
唐宋时期的浙江禅学
作者:董平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眼宗  唐宋时期  云门宗  禅学  天台宗  开创者  慧能  理事圆融  玄觉  曹洞宗 
描述:,而所述僧人则仅限于有突出成就者。永嘉玄觉与南阳慧忠玄觉(665—713),俗姓戴,永嘉人。他从小出家,遍探三藏,尤其精通天台宗的止观学说,与天台宗大师左溪玄朗(673—754)为道友。也因受到玄朗的鼓励,他与东阳玄策一起到曹溪去谒见慧能。据《五灯会元》载,他见慧能时,围走三匝,卓然而立,默然不语;后与慧能对答,皆出以内外空旨,极为慧能所赏识。然后玄觉方行参见之礼,礼毕即告辞下山,慧能挽留地过了一宿,故当时有“一
日伪时期的王英
作者:肖立聪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日伪时期  日伪时期  王英  王英  史料学  复杂  汉奸  汉奸道路  人生轨迹  社会角色  卖国活动 
描述:家庭,父亲王同春创业、守业过程中与拳术家、军政要人及帮派首脑的交往影响到王英的价值观,唯权至上的原则令他在军阀混战时期左右逢源,异常活跃。日本侵略者对内蒙古地区的侵略,加深了中国政权的动荡,也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