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曾巩的历练:唐宋八大家札记(三)
作者:陈占敏  来源:名作欣赏(鉴赏版 上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曾巩  札记  历练  仕宦生涯  大起大落  坏习惯  中国人 
描述:国人不是顽固地守住那个凑“八大景”的坏习惯,硬要凑“八数”,我们还会不会知道曾巩,都很难说。
文史札记
作者:姜超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态结构  元明清  道家学派  儒家学派  矛盾情结  儒家学说  境界  中国古代  牡丹亭  红楼梦 
描述:“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这是中国流传下来最早的一首歌谣,文字比较简单,感情却很丰富。既有强烈深沉的憎恨,又有勇敢刚毅的果决,更不乏与敌同归于尽的气概。现在流传下来的中国古代四大神话,
改善人民生活应是重要国策--学习《陈云同志文稿选编》札记
作者:汤晓方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云同志  改善人民生活  积累率  札记  国策  选编  个人消费  安排好人民生活  轻工业  社会再生产 
描述:在《陈云同志文稿选编》中几乎每篇文章都论述了人民生活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为了合理地安排好人民生活,
夜读偶得——关于古代诗文抄袭与再创作问题的札记
作者:周德光  来源:文化月刊(诗词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再创作  抄袭  古代诗文  李东阳  黄巢  全唐诗  黄景仁  王应麟  札记  王勃 
描述:文坛抄袭剽窃的琐闻,古已有之。其间曲直,多所争讼,莫衷一是。萤窗夜读,颇生感悟。偶录数则,以博同好一粲。《全唐诗》(上海古籍社1986年版)第11函第3册1836页载黄巢《自题画像》七绝云:“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着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后人评
“千品”解及其他:王应麟《小学绀珠·职官类》札记
作者:龚延明  来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职官分纪  王应麟  数字组合  小学  职官制度  札记  翰林学士  宋会要辑稿  朝代  蜻蜓点水 
描述:,言简意骇地略注其朝代或职掌。因此,难免留下一些后人不易明白其涵义或朝代的条目。如"千品",为何意?令人费解。此
《全宋诗》札记
作者:叶石健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全宋诗》  宋诗纪事  景定建康志  叶梦得  整理者  次最大规模  地方文献  王安石  范仲淹  咸淳临安志 
描述:一、旧时王谢堂中秘,进入寻常读者家《全宋诗》现已面市30多册,北宋诗人已全部出齐.它是有诗以来一次最大规模的断代诗歌总汇,许多宋人的诗篇(诗集)
荀子札记》志疑
作者:李亚明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荀子札记  “知”  《说文》  杨注  《读书杂志》  《子虚赋》  “理”  动宾结构  吕氏春秋  《周礼 
描述:荀子札记》志疑
经学与史学(陈寅恪札记)
作者:陈克艰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寅恪  经学  史学  《柳如是别传》  敦煌写本  比较研究  惠香  陈先生  《鲁论》  新儒家 
描述:经学与史学──陈寅恪札记陈克艰一、画鬼与画人陈寅恪先生尝自谓:“不能读先秦之书”,“不敢观三代两汉之书”。三复斯言,当有深意,似不宜仅仅看作谦辞。鄙意陈先生每次这样说,都是在明确地表示一种学术态度
《闲情偶寄》札记
作者:杜书瀛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闲情偶寄》  “机趣”  个性化语言  戏曲语言  李渔  语言个性化  汤显祖  “心”  性格特点  《吴宓自编年谱》 
描述:《闲情偶寄》札记杜书瀛漫说“第一”“第二”寻常人们所称“第一”、“第二”云云,一般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价值的大小、高低,地位的轻重、显卑,譬如楚汉相争项羽最盛的时候,那真是“力拔山兮气盖世”,何等
《氾胜之书》札记
作者:李根蟠  来源:中国农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齐民要术》  土壤耕作  《四民月令》  耕作栽培  农学史  肥料  复耕  神农  类根瘤  《周礼 
描述:薄;习称的"溲种",从其渊源和与原始施肥的关系看,应称之为"粪种";书中"尹择"当系《尹都尉书》的作者,尹氏粪种法系神农法的发展;"豆有膏"反映了古人对大小豆根瘤肥地作用的认识。这些考证有助于加深对汉代农学发展水平和特点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