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逸诗歌研究
-
作者:赵翠荣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谢逸 诗歌 思想 风格 贡献
-
描述:谢逸诗歌研究
-
曾巩诗歌研究
-
作者:李艳敏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诗歌 主要内容 艺术个性 创作渊源
-
描述:,注意锤炼;酬和诗内容丰富、感情深厚。曾巩的诗歌内容丰富、感情真挚,继承了骚雅的优秀传统,顺应了诗文革新的历史潮流,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把我国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发扬光大,成为当时进步文学潮流的一个
-
我的诗歌理想
-
作者:杨景荣 来源:诗探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理想 文字 牡丹亭 非诗 作品 创作 堂吉诃德 词组 探索
-
描述:更血肉一点,更泥土一
-
特殊形式的诗歌
-
作者:顿新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回文诗 王安石 特殊形式 宋代 顺序读 诗歌 元素 词序 诗体 回环
-
描述:回文诗,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歌,它运用词序回环往复的语句,使全句或全首既能顺序读,又能颠倒吟。这种诗体虽然有些近乎文字游戏,但还确实难作。现略举数例。宋代的王安石就有三首回文诗,其中一首是:“梦长随永
-
淡泊中见真淳:王安石《菩萨蛮》赏析
-
作者:赵义明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菩萨蛮》 王安石 赏析 淡泊
-
描述:数家茅屋闲临水,轻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一两声。这是王安石晚年罢相后隐居江宁半山时作的一首小令。
-
晏殊《山亭柳·赠歌者》赏析
-
作者:冯超 来源:神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山亭柳·赠歌者》 赏析
-
描述:《珠玉词》的珠圆玉润、温柔敦厚,表现了晏殊雍容的士大夫情怀及理性的圆融,但《山亭柳·赠歌者》却是一片另类的作品,声情激越,刚慨悲凉。本文从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到作者的创作动机进行了赏析。
-
诗歌因对比而生色 对比因诗歌而放彩
-
作者:赵英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对比 南北朝 王安石 文学家 梁代
-
描述:南北朝梁代王籍写有一首题为《入若耶溪》的诗:“艨艟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读了这首诗后,在《钟山即事·北山》中将其改成:“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
《登飞来峰》及《元日》赏析
-
作者:申君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要地位 北宋 飞来峰 咏物诗 王安石 封建政治 内心世界 赏析 境界 寄托
-
描述:诗人本来就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过假物寄意,借景托情,看来在写景咏物,其实却另有寄托。对前一类诗,我们应当从所写景物内去体会诗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对后
-
词二首赏析
-
作者:叶嘉莹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翰林学士承旨 冯延巳 海道 诗歌创作 苏轼词 王安石 赏析 摇荡性 感发 诗品
-
描述:则外界物象之所以能感动人心者,大约主要有二种情形:其一是由于有生之物对于生命之荣谢生死的一种共感,
-
杜甫《登高》赏析
-
作者:邱贵芹 来源: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胡应麟 长江 诗圣 登台 七律 赏析 精品 见闻 画面
-
描述:杜甫号称诗圣,其七律多为精品,而《登高》被古人推崇为"古今其言律诗第一",(胡应麟语)的确是千古佳作。此诗前半写景,乃登高见闻;后半抒情,为登高感触。而景中含情,是染情之景;情缘景发,与景交融。"风急天高猿啸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