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闺塾》奥妙解读
-
作者:言明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闺塾》 《牡丹亭》 解读 王思任 细读
-
描述:《牡丹亭》里《闺塾》一出,后称之为《春香闹学》,剧情并不难懂。明代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叙》中说,《牡丹亭》一剧“笔笔风来,层层空到”。就《闺塾》一出,细细读来,则可见其笔笔层层奥妙无穷。
-
《闺塾》教学设计
-
作者:代清萍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设计 《闺塾》 《牡丹亭》 个性化阅读 设计意图 自读课文 戏曲语言 人物形象
-
描述:一.设计意图 由于《闺塾》是一篇自读课文,在前两篇戏剧的基础上,学生对戏剧的基本常识已有所了解,所以在本节课中,就未再设计。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简要了解作者及《牡丹亭》剧情;个性化阅读,品味
-
我教《闺塾》
-
作者:胡明道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戏曲 创设情境 封建礼教 汤显祖 教学过程 三维目标 热爱生命 幽默风趣 生动性 夸张性
-
描述:我教《闺塾》
-
《闺塾》内外真性情
-
作者:范瑾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闺塾》 真性情 《牡丹亭》 中国戏曲史 汤显祖 戏剧家 代表作
-
描述:《闺塾》内外真性情
-
从《闺塾》说开去
-
作者:洪浩平 来源: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闺塾》 《牡丹亭》 高中语文第四册 自读课文 古代戏剧 戏曲作家 汤显祖 人教版
-
描述:在牡丹。"
-
《闺塾》教学的启示
-
作者:蔡永平 来源:学语文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闺塾》 高中 语文 第四册 汤显祖 《牡丹亭》 戏剧 阅读指导
-
描述:如烟,时过境
-
《闺塾》对当前课堂教学的启示
-
作者:薛振碧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教学 《闺塾》 《牡丹亭》 陈最良 汤显祖 老师 杜丽娘 课文
-
描述:《闺塾》是高语四册四单元的一篇课文。《闺塾》这出戏又称《春香闹学》,是汤显祖《牡丹亭》中的重头戏。戏中描写的是小姐杜丽娘与丫鬟春香在闺塾中听老师陈最良授课的情景。显然,陈最
-
试论《牡丹亭》的审美价值
-
作者:周志武 段绍镒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
-
描述:学思想;它还弥漫着物与意、客体与主体相对应的象征之美;其总体构思深刻独异,具有创新价值,也使作品显现出强劲的美感力度。
-
试论《牡丹亭》与古典诗词
-
作者:王忠禄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
-
描述:明代杰出戏曲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着意引用、化用明以前大量的古典诗词 ,表现在描写景物 ,刻画人物形象 ,推动剧情发展 ,联系全剧结构等方面 ,同时 ,从戏曲的角度看 ,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
《闺塾》的“定场诗”和“下场诗”
-
作者:陆精康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闺塾》 “定场诗” “下场诗” 戏曲
-
描述:明清传奇每出戏的开头和结尾,皆有角色吟诵的四句韵语,称作“定场诗”和“下场诗”。《牡丹亭·闺塾》亦不例外。塾师陈最良上场,吟道: 吟余改抹前春句,饭后寻思午晌茶。 蚁上案头沿砚水,蜂穿窗眼咂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