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切怀念任应秋老教授绝句二首
-
作者:邱友文 来源:四川中医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任应秋 老教授 绝句 武昌 孝感 巨星 江北 情意 黄鹤 湖北
-
描述: (一) 噩耗传来信未真, 汉江北望巨星沦! 医林痛失擎天柱, 庆有宏章惠后人。
-
秋草独寻人去后:绝句之旅
-
作者:李元洛 来源:中华散文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贾谊故居 汉文帝 刘长卿 长沙 李商隐 绝句 司马迁 滕王阁序 王安石 唐诗三百首
-
描述: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也使年幼的我凄然久之也心向往之:我何时也能在长沙的巷尾街头,去寻觅西汉贾谊的故宅,敲响他门上的铜环,听回声从两千年前隐隐传来?
-
读王英志《明人绝句三十家赏评》并由此想到一些问题
-
作者:廖可斌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绝句 赏评 中国古代 思想感情 中国古典诗歌 珊瑚 艺术珍品 黄山 文学 体裁
-
描述:然,不能有
-
雅丽精绝 言近旨远——王安石绝句《书湖阴先生壁》(其一)赏读
-
作者:张稔穰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绝句 中国历史 南宋诗人 杨万里 黄庭坚 临川 政治家 两山 花木
-
描述:流俗,每讽味之,便觉沆瀣生牙颊间"(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五)。南宋诗人
-
释众难常续绝句 勃文兴每拈妙联——中楹会员孙释勃先生对联创
-
作者:张德成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绝句 楹联 设备安装 王安石 学会会员 公司工会 陶然亭 梁羽生 俞平伯
-
描述:的绝句而言,其艺术影响遍及国内,流传海外,为广大对联爱好者
-
文怀沙先生论诗
-
作者:暂无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怀沙 《宋诗选注》 形象思维方法 新体诗 正变说 王安石 朱自清 阶级斗争 钱锺书
-
描述:文怀沙先生论诗……要知道形象思维不能狭隘理解,裂帛般的音响也寓有形象。毛泽东1965年7月21日写给陈毅的信中说:“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古典绝不能要。”……毛泽东
-
略论诗僧贯休及其诗
-
作者:黄世中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贯休 全唐诗 五代史 禅月集 统治阶级 十国春秋 社会现实 胡应麟 统治者 农民起义
-
描述:僧从的唱酬中,也可知其大概。
-
知人论诗——古诗词阅读赏析法(二)
-
作者:刘继鹏 来源:校园文苑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人论诗 思想情感 赏析 王安石 阅读 李清照 辛弃疾 古诗词 唐代边塞诗 爱国诗人
-
描述:知人论诗——古诗词阅读赏析法(二)
-
论王安石绝句对中晚唐绝句的继承与变化
-
作者:刘宁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七绝 五绝 宋调唐音 艺术个性
-
描述:的特点而更富于变化。荆公绝句是宋代诗史上的独特现象。
-
简论唐人绝句的形成和发展
-
作者:吴代芳 来源:益阳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人绝句 七言绝句 律化 形成和发展 七绝 五言 初唐 短歌 胡应麟 《诗薮》
-
描述:《陔下歌》每句都有一个助词“兮”字,实际上是一首六言诗,而非七言短歌。王夫之《姜斋诗话》谓“七言绝句自歌行来”,刘永济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