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意云:人的哲学
-
作者:刘萌萌 宋小青 梁聪怡 来源:天下美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昆曲 情绪状态 牡丹亭 西方 人性 感性 中国 情感 力量
-
描述:辛意云来北大讲学,主讲《牡丹亭》,前后去听他讲了2次昆曲。第一次听他讲,动手创作新版《牡丹亭》时,有人建议就写到女孩子死了,因为这是悲剧,是世界潮流,后面都是多余。辛意云说要讲她复活,这是情爱的
-
借言题曲论还魂
-
作者:洛地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杜丽娘 死而复生 吴炳 柳梦梅 传奇 二十世纪 戏剧冲突 故事
-
描述:《题曲》,是明末剧作家吴炳所著的《疗妒羹》传奇中的一折,也是《疗妒羹》中最出名的一折,也可以说是吴炳的全部剧作《粲花别墅五种》——《绿牡丹》、《情邮记》、《疗妒羹》、《西园记》、《画中人》五个传奇中最出名的一个单折。
-
论《警世通言》里的王安石
-
作者:申屠平 来源:嘉兴学院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警世通言》 冯梦龙 相公 逸事 历史人物 思想倾向 苏学 通俗小说 细节描写
-
描述:在我国历代小说中,对于同一人物作两种爱憎相反的刻划,并编入同一部集子里,是极其罕见的,而冯梦龙却在《警世通言》里别出心裁地编写了一个可亲可敬的王安石和一个万口唾骂的王安石。研究这一现象
-
顾师言 弈人
-
作者:暂无 来源:围棋天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阳杂编》 《玉海》 棋手 翰林院 日本国 王应麟 唐宣宗 唐代
-
描述:唐代棋手。会昌、大中年间翰林院棋待诏。《忘忧清乐集》中载有与棋待诏阎景实争夺“盖金花碗”对局,称晚唐第一高手。唐苏鹗《杜阳杂编》及南宋王应麟《玉海》等均载:大中年间(847—860)日本国王子来朝,顾奉唐宣宗之命,与棋对局,至三十三着还未决胜负;顾“惧辱君命,而汗手凝思
-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
作者:张炜生 来源:文史月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敏于行 孔子 周礼 周王 太庙 先祖 考察 铜铸 台阶 封条
-
描述:孔子一生,崇尚周礼。一次,他考察周王祭先祖的太庙时,看到台阶右侧立着一个铜铸的人,铜人的嘴上被贴了三道封条。孔子绕着这个铜人仔细查看,发现铜人背面刻着这么一行字——"古之慎言人也"。意思是说这是古代一位说话极其慎重的人。
-
碑文辨
-
作者:马纯武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碑文 花山 王安石 石碑 褒禅山 注释 残留 华山 字迹 文章
-
描述:”字释为“单个的字”,将“为”释作“仅有”、“作为”、“残留”等。这样,全句的意思就是:“碑上的字迹都已模糊不清了,只有花山二字还可以认
-
辨“乞”
-
作者:李海英 来源:中国教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钱币 宾客 注释 人教版 王安石 语文 联系起来 商榷 古字 父亲
-
描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伤仲永》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课本中对"乞"的注释是"求,求取",笔者认为这一注释值得商榷。首先,若要推究"乞"字的最初意义则要与古字"气"联系起来。徐官《古今印史》中
-
鸡鸣狗盗辨
-
作者:张雨生 来源:中华魂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昭王 函谷关 秦国 人才 王安石 经世 治国 城门 出使
-
描述:逃走。到了函谷关,天还没亮。按照关法,鸡叫后才能开城门。有个门客学鸡叫,引
-
辨“疕”
-
作者:尹欣 刘士敬 来源:中医药研究杂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出土文献 分而治之 甲骨文字 疾病 周礼 会意字 郑玄注 疮疡 专名
-
描述:《说文解字》:疕,头疡也。《周礼·天官·医师》:凡邦之有疾病者,有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郑玄注曰:疕,头疡,亦谓秃也,身伤曰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九》云:疕为头疮专名,他疡不得称疕。今考多种出土文献,殊觉以上定论有待重新订正。疕甲骨文字中既已有之,它是表示疾病的一个会意字,金文也有所
-
《长生殿》主题的深层意蕴和现实意义
-
作者:王季思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深层意蕴 现实意义 兴亡之感 杨玉环 洪升 双重主题说 《牡丹亭》 《桃花扇》 主题思想
-
描述: 从《长生殿》的主题思想看,我同意双重主题说,不同意主题分裂论。 这双重主题一是家国兴亡之感,一是儿女离合之情。至于谁是主,谁是次?谁是借,谁是寓?见仁见智,可以争论。比之《桃花扇》,明显可以看出《长》剧是“借兴亡之感写儿女之情”,跟《桃》剧的“借儿女之情写兴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