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醉人的风物 婉妙的情思:介绍杨维桢的两首《西湖竹枝歌》
-
作者:潘啸龙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湖 竹枝歌 杨维桢 胡应麟 高峰 江南 民歌体 小诗 竹枝词 刘禹锡
-
描述:一苏小门前花满株,苏公堤上女当垆。南官北使须到此,江南西湖天下无。二劝郎莫上南高峰,劝侬莫上北高峰。南高峰云北高雨,云雨相催愁杀侬!杨维桢在元末,特以才情缥缈的七绝和乐府小诗独步当代。组诗《西湖竹枝
-
千古至情梦中梦:试论《牡丹亭》的虚实结合艺术
-
作者:韦纳斯 来源:今日湖北(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梦 梦 画 画 魂 魂 虚实 虚实
-
描述:<牡丹亭>完美地将"至情"与"至美"相融合,通过梦、画、魂等一系列如梦似幻、亦虚亦实的情节设置,虚实结合,曲折离奇又至深至诚,达到了独步千古的艺术效果,同时对展现"至情"的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
寻源追梦《牡丹亭》
-
作者:周文韶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杜丽娘 寻源 广东南雄 后花园 大庾岭 梅岭 《容斋随笔》 《夷坚志》
-
描述:也曾读过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看过据此改编的昆剧《牡丹亭》,四百多年来这剧本和昆剧一直传唱不衰,“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汤显祖因之被尊称为“东方莎士比亚”;也曾知道《牡丹亭》赢得了许许多多青年女子的同情之泪,比如遭遇不幸的冯小青留下了绝句:“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
-
浅析唐传奇梦幻手法在汤显祖“四梦”中的运用
-
作者:吕宏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 临川四梦 唐传奇 纽带 骨架 楔子
-
描述:梦作为人表达愿望和情感的方式和手段之一,自古以来,被作家们以各种方式借用,以表达自己的意愿。“临川四梦”也是如此,同样表达了汤显祖的艺术追求。他在借鉴唐传奇的梦幻手法时,能继承并创新
-
一“花”看世界,一“梦”说古今:浅谈《牡丹亭》肯綮意象“牡
-
作者:冯春莉 陈洋 来源:才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意象 意象 牡丹 牡丹 梦 梦 情节发展 情节发展 传统写意法 传统写意法
-
描述:《牡丹亭》作为中国古代名剧的代表,从古至今都不乏对它的评论。而笔者则选择从《牡丹亭》的意象出发,从中国传统戏剧写意法的角度,以牡丹和梦为例,试图探讨汤显祖创作的构思之巧,意蕴之深,这一虚一实的意象
-
还《牡丹亭》于园林寻百年梦看张军
-
作者:暂无 来源:昆山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自从4月28日晚首演以来,实景园林版昆曲《牡丹亭》连续又上演多场,引起各界人士关注。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创新先锋,该剧的制作人、导演兼主演张军说:“再没有任何地方比园林更能承载昆曲之美了。”
主演张军是专工昆剧小生,师承著名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岳美缇、周志刚,是俞振飞大师的再传弟子。从艺25年
-
续写经典名著《牡丹亭》深圳文友汤翁故里寻“梦”
-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文/图晚报首席记者游中堂
本月是第十一届深圳读书月,今年深圳读书月期间,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和深圳《晶报》联合推出了“书立方”主题活动,旨在通过对一本经典书籍进行多样化、立体式阅读,让更多的读者了解经典、喜欢经典、阅读经典。此次“书立方”活动的阅读书籍为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在第一环节
-
在大不同中寻找到相通:参与新编赣剧《临川四梦》所认识到的
-
作者:暂无 来源:大江周刊(焦点)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认识 当代大学生 新编 发展 时代背景 中国戏曲 现代文字 汤显祖 故事
-
描述:记得第一次听到"赣剧"的时候,意识上并没有把它和京剧、越剧、黄梅戏等一切的中国戏曲区分,在绝大多数80后的概念里那些都只是能把一段话唱上老半天的怪调,对于一切都在以快节奏发展的今天而言是那样的格格不入。我们听的是嘻哈、爵士、摇滚,看的是英
-
寻石头记
-
作者:萧艾 来源:佛教文化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岳 佛教文化 石头记 南华寺 高僧传 开创者 和尚 马祖道一 临济义玄 曹洞宗
-
描述:状如台,乃结庵其上”,故号为“石头和尚”。(《五灯会元》和《宋高僧传》均如是说。) 当时,居南岳者,尚有曹溪门下之马祖道
-
寻梅
-
作者:黄宗江 来源:中国电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兰芳 玉堂春 女司机 恭王府 弥赛亚 什刹海 古北口 胡同 沈凤喜 爱情
-
描述:MeiLanfang The greatest……” (梅兰芳,最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