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39)
学位论文(522)
图书(121)
会议论文(53)
报纸(4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75)
地方风物 (118)
地方文献 (116)
非遗保护 (33)
才乡教育 (17)
宗教集要 (12)
文化溯源 (1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112)
2009(107)
2005(71)
2001(39)
1999(41)
1984(22)
1983(11)
1980(6)
1975(6)
1959(3)
按来源分组
书品(5)
外语与外语教学(3)
中国戏剧(3)
齐鲁书社(2)
文学遗产(2)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赣图通讯(2)
巴蜀书社(1)
齐鲁学刊(1)
武汉大学出版社(1)
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
作者:李祥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
吴澄散文研究
作者:李宜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吴澄散文研究
《周礼》故书研究
作者:王重阳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故书  今书  异文  版本 
描述:《周礼》故书研究
地市撷英 临川文化研究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地市撷英 临川文化研究
临川文化研究与发展趋势综论
作者:章军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文化  定义  研究状况  发展趋势 
描述:要是《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原《抚州师专学报》)和《抚州社会科学》等。临川文化研究可拓展的领域为戏曲、近现代名人、科技、军事、旅游、百越文化和基础教育等方面,这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王安石《诗经新义》研究
作者:廖育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诗经新义  宋代经学 
描述:010年,海峽兩岸相關王安石研究的單篇論文有三千多篇,博、碩士論文有六十多篇。而真正以王安石經學著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博、碩士論文海峽兩岸計有六本,而且都聚集在近十年(2005年以來)。 王安石經學
张九成《孟子传》研究
作者:于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九成  《孟子传》  孟学思想  王安石 
描述:的奋发有为,也有谪居的著述之乐。张九成一生著作颇丰,其孟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作的《孟子传》、《孟子拾遗》及其它学术著述之中。这些著作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以张九成倾十数年之力写作的《孟子传
湯顯祖作品研究
作者:Yue wa Ko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湯顯祖作品研究
《王安石哲学思趣研究
作者:薜亚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代哲学  现代人对古代哲学的研究 
描述:北宋建国,红百年酝酿,到神宗时代,哲学思想达到较高的水平。前后出现“琉氛孤戈春朔、蜀”等不同学派。“新学”作为熙宁变法的指导忍想,“独行于世者六十年”(晃公武:‘郡斋读书志》卷1上)王安石新学哲字忠
《周礼》中所记交通问题研究
作者:王海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交通  自由词 
描述:方式。本文共分三章对《周礼》中所记的交通问题进行研究。第一章探讨的是《周礼》中所记的交通工具。当时陆路交通的主要工具是车。车按牵引力的不同,可分为马车、牛车和辇车三种。不同种类的车其细部结构亦应有所差别,但其基本形制相同。车作为交通工具是用来载人和载物的,那么一车可以乘几人,《周礼》对此无明确记载,然依注疏及其他文献可知,一车乘三人为通制,兵车有时可乘四人。另外,还设有专门官吏负责对车辆的管理。马在六畜中的重要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和车的关系。在交通工具还不发达的古代,马无论从体力和速度上都是极为理想的交通工具。本文按马的身高、毛物、蓄养场合、服务对象的不同对马进行分类。周代养马业发达,周人在养马方面已有比较具体的办法,即:安排好马的四时居所,适宜调节马的饮食,对马进行训练,而且还要对病马进行医治。 第二章探讨的是《周礼》中所记的交通道路及交通管理制度。周代交通道路比较发达,不仅包括城市与乡村相互联系的许多条大道,还包括农田间的许多条小道,《周礼》对这些道路的途制亦有明确规定。在周代不仅设有专门官吏负责修筑道路,还采取了植树护路、派官吏检查道路治理情况以便及时修复等措施,对道路进行养护。此外,周代还建立一系列交通管理制度,加强对交通的管理。周代的道路上有馆舍的设置,一则为旅客提供饮食薪刍,二则为旅客提供安全保卫工作。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周代的驿传制度也变得完备。据《周礼》所记可知,由行夫负责掌理各邦国有无需行礼的福庆丧荒等小事,乘车传达王命,而且周代的驿传采取节级运送的办法,这样才能人畜不劳、其至可速。在周代,无论出入门关、百姓迁徙、商贾运输货物,还是有要事出行的信使和使节,都要持有符节作为身份的证明。若国家发生变故时,要加强交通管制、阻塞道路,以备非常。在周代交通管理体制中,为了确保尊者优先使用交通道路的特权,建有回避止行制度。另外,在周代为了禁止一般人在夜间外出行走,还建有夜禁制度。第三章探讨的是《周礼》中所记的交通礼仪问题。周人以礼治国,在交通方面也是处处遵循礼仪规定的。周人若有王出征伐这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要祭祀宗庙以告将行。在出行的途中,还要祭祀道路之神。周人在乘车的途中,为了表示对某人、某事或某地的敬意,还要行轼礼。在周代的交通方面,男女有别也是极为讲究的:首先,男子站立乘车,其所乘坐的车子有盖无帷;妇女坐乘,其所乘坐的车子有盖有帷。其次,男女异途,即男子在道路的右边行,妇女在道路的左边行。第三,贵族男子登车时要踏乘石,贵族女子登车时要踏几。周王、王后及其以下的各级贵族,在吉时与丧时要乘坐不同的车子。另外,周人在交通方面也是有等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