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第七讲 乌台案(下)
作者:黄玉峰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乌台  苏轼  王安石  皇帝  太阳  攻击  神宗  人才  讽刺诗 
描述:苏东坡的嘴,何正臣等人用肉体和精神折磨相结合的办法,日夜拷问,羞辱侮骂,威胁恐吓。苏东坡熬不住时,认为"士可杀而不可辱",于是设法吞药而死,却没有死成。我们敬爱的大诗人终于扛不住了。
闲话“乌台案”始作俑者沈括
作者:翟传海  来源:躬耕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括  乌台  王安石变法  苏轼  墓志铭  三司使  北宋  司天监  政治  梦溪笔谈 
描述:我国历史上有一位精通天文、地理、农学、医学,而且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写下科学经典《梦溪笔谈》的沈括。然而,他死后既没人给他建碑,也没人为他写墓志铭,就连他的生平传记也仅仅附在《宋史·
状瞬息变幻动景 寓政治人生哲理: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
作者:陶文鹏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人生哲理  醉书  天地自然  王安石  政治意蕴  瞬息  宋神宗  山水景物  日常生活 
描述:气象万千、时空无限的天地自然,时常呈现稍纵即逝的动景,或演出美妙迷人的活剧。惟有才情敏捷运笔如风的人和画家,才能迅速捕捉和生动表现这种刹那变幻的物象景观。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牛衣古柳同情意,酒困路长寂寞心: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
作者:李世忠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浣溪沙  王安石变法  牛衣  徐州  黄瓜  中学语文教材  路长  南村  义务教育 
描述:村新景象的描绘、对喜悦之情的表现及对劳动者的歌颂。如朱东润主
你的锋芒刺伤的是自己
作者:侯爱兵  来源:演讲与口才(学生读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咏菊》  王安石   
描述:苏东坡年轻的时候,仗着自己天资聪明,便恃才傲物、锋芒凌人。一天,苏东坡去拜访王安石,正在睡觉的王安石还没醒,守门官便让他在门房里稍稍等一会儿。苏东坡看到砚下有一沓整整齐齐的素笺,上面写着两句没有完成的诗稿,题着《咏菊》.
“茧翁”汤显祖
作者:夏立  来源:古今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剧作家  无奈  因缘   
描述:剧作家汤显祖晚年有一号:茧翁。“茧翁”顾名思义乃茧中之翁也。细品之,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号。既有无可伸展拳脚之无奈,也有作茧自缚之自嘲,却更有节操自守之欣慰。据传,汤显祖取号时口占一绝:“不随器界不成窠,不断因缘不弄蛾。大向此中干到死,世人休疑似苏何。”诗中耿直可见。
作者:张公者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平湖秋月  荷花  西湖  陆象山  风雨  梅花  兰亭  清溪  洛阳  山乡 
描述:
“好诗千首课儿徒”:王森然和他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
作者:赵志伟 吴炜曼  来源:福建教育:中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文教学  中学  王森然  语文教育    王安石  老师  研读 
描述:文.不足以知国文教育。
王安石为何救苏轼
作者:朱国勇  来源:民间故事选刊秘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政治局常委),一下子就被贬到了湖州任知府(正处级),连降三级还不止。这也做得太过了! 到了湖州后,苏轼心中十分不满,常写些来讽喻时政。
考》
作者:王京州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家《  《诗经》  王应麟  学史  逸诗 
描述:王应麟《考》辑录韩、鲁、齐三家《》,《》异字异义及“三百篇”外逸诗,不仅是第一部三家《》的辑本,在《诗经》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体例完善,在辑佚学史上亦有筚路蓝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