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苏轼在山东
作者:刘乃昌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山东  密州  重要地位  王安石  山川风物  吕惠卿  常山  峨眉山  熙宁 
描述:他两度来山东任地方官,较为重视生产,关怀民瘼,注意改革邑政,公余则登山临水,探访名胜,在不少地方留下了他的足迹。这期间,苏轼接触了广泛的社会
苏轼鸣不平
作者:陈又钧  来源: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黄州  菊花  落黄  楚辞  欧阳修  团练  西清诗话  王氏 
描述:轼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适值“重九天气,连日大风,后园里的菊花纷纷落叶”,目睹此景,不禁为续诗的事
司马光与苏轼
作者:颜中其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苏轼  王安石变法  苏辙  翰林学士  二十年  制举  欧阳修  神宗  资治通鉴 
描述:直讲、馆阁校勘、史馆检讨、并州通判、开封府推官等职。仁宗嘉祐六年(1061)司马光擢修起居注,同
关于苏轼的讨论
作者:展葱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艺术成就  王安石变法  政治思想  免役法  反对  民族矛盾  文学观  中国古代文学  比校 
描述:湖北省语言文学学会中国古代文学组于三月廿六、廿七两天举行了关于苏轼的讨论会。提供讨论的论文有:谢善继的《苏轼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苏轼的政治思想及其诗的艺术成就》,晦之的《试论苏轼杂记文的创作艺术
苏轼在黄州
作者:曾枣庄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黄州  王安石变法  爱国精神  自我安慰  形象生动  知州  四川  民间  野心家 
描述:了一些野心家、投机派。自熙宁四年(一○七一)起,苏轼离开朝廷,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山东诸城)知州、徐州知州。元丰二年(一○七九),苏轼改知湖州(今浙江吴兴),他在《湖州谢表》中说,神宗“知其(自指)
苏轼是个改革派
作者:刘敦纲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续资治通鉴》  苏轼  苏武  司马光  宋太祖  保守派  “庆历新政  社会变革  免役法 
描述:苏轼是个改革派
“以意逆志”论苏轼
作者:陈祖美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以意逆志  变法派  悼亡词  吕惠卿  王安石新法  密州  王安石变法  刘禹锡  熙宁 
描述:过去对苏轼居密一段的研究近乎空白,但这却是苏轼创作道路上的重要阶段。陈文将苏轼这期间的诗词作了迟异常说的解释,认为其中都有政治寓意,寄托了对王安石新法的意见,实乃苏轼对付变法之障眼法。
解读苏轼
作者:王晓军  来源:河北自学考试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贬谪  失意  解读  仕途  王安石  才华  司马光  富国强兵  迫害 
描述:解读苏轼
苏轼的“恶毒攻击”
作者:暂无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政治主张  文学家  宋神宗  攻击  咏物诗  变法  不同意见  恶毒 
描述:宋代的大文学家苏轼,对王安石的变法持有不同意见,遭到一些执政大臣的反对,被迫离开朝廷到外地当官了,但他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不时对假借变法欺压百姓的官僚加以讽刺。这更令一些大臣忌恨,便要设法整治
苏轼的“士气论”
作者:黄鸣奋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士气  士大夫  苏轼  北宋  王安石  出师表  方孝孺  社会危机  封建时代  高力士 
描述:向、以气驭才的重要性,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贯彻了这种精神,敢于“言必中当世之过”,而深为后人所景仰。本文所探讨的正是苏轼的“士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