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282)
报纸(622)
学位论文(168)
图书(142)
会议论文(3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234)
宗教集要 (10)
文化溯源 (2)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13(434)
2011(502)
2010(489)
2009(437)
2006(326)
2004(212)
2001(218)
2000(147)
1993(114)
1984(112)
按来源分组
其它(227)
抚州师专学报(68)
成才之路(7)
青春岁月(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
内蒙古电大学刊(2)
科技致富向导(1)
中国医疗保险(1)
科学之友(B版)(1)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教训
作者:陈仓  来源:法治与社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政治家  思想家  文学家  北宋 
描述:公元1086年,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在新法被废后忧愤而死.穿越时空隧道,审视王安石变法的前因后果,变法失败的一些主要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千古江山千古情——黄州时期的苏轼
作者:刘祥  来源:高中生之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黄州时期  王安石变法  生活  童心  个性  湖州  官场  阶段  开始 
描述:苏轼的可爱,一在于他超凡脱俗的才华;二在于他一以贯之的做人原则。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乐观洒脱的文人,苏轼不但诗词文书画五艺俱绝,而且一生率真正直,历经磨难却始终拥有一颗单纯好奇的童心。
王安石变法的实施途径看变法的消极影响
作者:李裕民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政治体制  王安石变法  监察机构 
描述:线,使社会风气大坏,投机钻营者得势,贪污贿赂成风,政府成为腐败的温床。
北宋士大夫与王安石变法的兴起
作者:李华瑞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北宋  20世纪80年代  士大夫  矛盾运动  社会变革  社会历史背景  阶级斗争学说  矛盾发展  必然结果 
描述:常热烈。还在相互论难中迸发出不少智慧火花,提高和升华了理论认识。争鸣议论的热点主要是:历史观与中国传统社会研究理论范式的清理与建构,包括唯物史观、文化史观、阶级分析方法等;中国传统社会的阶段性发展与变迁,例如唐宋变革、文明冲突与中华多元一体、思想与社会的互动等;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构造、集团、分层及利益冲突整合等等。与会者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史学研究突破了“五朵金花”之类的单调理论范式,在具体深入的断代研究和专门研究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应予以充分肯定。但是,倘若仅仅满足于断代或专门的具体研究,局限性较大。只有具体研究与基本问题探讨共同发展,相得益彰,才能积极推动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繁荣。现将与会专家的代表性论说荟萃如下,以飨同好,以飨读者。
王安石变法:帮了腐败的忙
作者:易中天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反腐败  宋神宗  北宋王朝  接班人  年轻人 
描述:。宋神宗的变法,倒也不是自寻烦恼,无事生非,为政绩而政绩。变法是有道理的。我们知道,一个成熟的王朝,如果顺顺当当地延续了上百年,那就几乎一定会出问题。熙宁年间的情况便正是如此。五个宰相副宰相,除王安石
和谐社会与商鞅变法
作者:茹继田  来源:西部大开发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商鞅变法  和谐社会  执法行为  改革家  王安石  张居正  政治家 
描述:及教训。法律依其宗旨和效果有优劣善恶之分。商鞅生活的战周时代的周家是“一
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读后
作者:韩毅  来源:中国史研究动态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研究史  古代史研究  学术史  20世纪  问题探索  李华瑞 
描述:。因此,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研究,从学术史的角度做一系统的回顾与总结,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尚未有人从学术史的角度对王安石变法研究做一系统探讨。对此问题探索的滞后,局限了我们对王安石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得失管窥
作者:熊光慈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庆历新政  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历史启示  北宋中期 
描述: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得失管窥
国家主义倾向: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作者:江华 董修元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国家主义  自然与人为  义利  理性控制 
描述:王安石的新法体系是一套国家理性全面控制社会运行的设计蓝图,它将儒家学说中人为干预的理论倾向发挥到极致,与社会分化,政企分开的现代社会模式背道而驰,从而造成了必然失败的历史命运。
一蓑烟雨任平生——读苏轼词《定风波》
作者:过传忠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表现  苏轼  人生感悟  政治风雨  打叶  徐行  知识分子  回头看  王安石  人生哲理 
描述: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东坡)被贬黄州的时候,一次,在去沙湖道中遇雨,因无雨具,“同行皆狼狈”,而他却“独不觉”。不久,天又晴了,于是写下了一首词——《定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