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奇“吊场”的演变与昆剧折子戏(上)
-
作者:陆萼庭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折子戏 杜丽娘 单演 脚色 永乐大典 戏曲艺术 宦门 演员 手法 牡丹亭
-
描述: 昆剧《牡丹亭·学堂》可以单演,也常与《游园惊梦》连演。要是连演的话,《学堂》结束后,须先上丑扮的花郎,交代“昨日春香姐着我拂拭亭台,扫条花径”。由于小姐马上要来游园,“不免回避则个”,念下场诗下
-
现代与古典的对话:新版《牡丹亭》的一种语法及几种演法
-
作者:赵莱静 蔡正仁 梁谷音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浪漫主义 柳梦梅 主创人员 汤显祖 昆剧 现实主义 《惊梦》 《游园惊梦》
-
描述:你们来自剧团,我们来自编辑部,虽然岗位不同,但
-
昆坛武丑张铭荣
-
作者:张万良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武丑 表演艺术 嫁妹 江苏丹徒 京剧 昆剧 三岔口 演员 司马相如 刻画人物
-
描述:》、《借扇》、《嫁妹》、《三岔口》、《挡马》等,其中《挡马》则是他演出最多的代表作之一。此戏张铭荣得知
-
还欣度曲有新编--喜读《振飞曲谱》有感
-
作者:赵景深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新编 昆剧 汤显祖 雷峰塔 曲谱 单色照片 叶圣陶 彩色照片 道林纸
-
描述:——一九三○亲授唱曲。粟庐先生的唱法
-
“五毒”俱全 五色绚然 记昆剧名丑张铭荣
-
作者:叶骅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表演 折子戏 高难度 演员 昆剧 绝活 武戏 医生 技艺
-
描述:清代名丑杨三(即杨鸣玉,苏州人,曾跻身同光十三绝之列)表演五毒戏最为拿手,他去世后,这类绝技一度遇冷,故当时社会上曾有杨三一死无苏丑,京中五毒乏后人的俚语广为流传。
-
魂,因梦而来
-
作者:胡斌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大剧院 艺术传承 声声慢 牡丹亭 清音 演出 昆剧 昆曲
-
描述:幽谷清音声声慢,百变仕女入画来,10月11日晚的上海大剧院中剧场座无虚席,众多昆曲观众期盼已久的幽谷清音--梁谷音昆剧艺术传承专场隆重登场.
-
昆曲摭憶⑩ “转身”,惊梦依然
-
作者:朱锦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音乐 演出 老师 梅兰芳 演员 艺术氛围 昆剧 小生
-
描述:邯郸梦》和精华版《长生殿》连续获得了第12、13届文华奖音乐创作(作曲)奖。虽说他是昆曲音乐家,但其实最初他就是以昆大班演员身份被招进上海市戏曲学校的,因此戏也演得非常棒。近年来他在《狮吼记·跪池》里饰演的苏东坡,既有诙谐的大男子主义,但又不失大学士的风范;《寻亲记》里的周羽,不仅唱念讲究,连台步也是那么潇洒。他演戏,至今还保留查资料、写演员手记的习惯……
-
回忆
-
作者:郑乾龙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字辈 心理动作 舞台动作 昆剧 生活化 思绪万千 演员 《牡丹亭》 内心体验 继承传统
-
描述:作要“艺术化”,“讲究人物的内心体验、心理动作、
-
《牡丹亭》音乐创作谈
-
作者:李樑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唱腔 《牡丹亭》 音乐创作 新版 配乐 寻梦 杜丽娘 昆剧 游园 昆曲
-
描述:所谓戏曲,一半看戏,一半听曲,而昆曲中的曲又分唱腔和配乐这两部分。由于新版《牡丹亭》的定位是强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出新,强调“现代意识”,所以音乐自然也不能例外。
-
《牡丹亭》百家谈
-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演员 昆曲 昆剧 观众 舞美 花道 导演 杜丽娘 李雪梅
-
描述:徐幸捷(上海文化局) 总体上讲,这是一部精典之作、精心制作、精打细摩、精彩纷呈。 全本上演《牡丹亭》,编、导、演面对这样一部古典名著,持尊重、审慎的态度,要尽力展现昆曲本体的灵魂,在本体精神增加的同时,又要考虑当代的审美,需要有所创新,难度很大。昆团成功了。